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武夷山茶产业竞争力内部优劣势分析(2)

时间:2013-12-25 13:04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向建红 蒋晓丽 点击:
(二)茶与展会结合,会里有茶茶促会旺 武夷山市利用历届的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的举办,使得武夷山茶声名远扬。无论是茶文化、茶创意、茶展示、茶经贸,还是斗茶、禅茶、说茶等各类茶活动,都使得武夷山茶与展会的结

  (二)茶与展会结合,会里有茶茶促会旺
  武夷山市利用历届的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的举办,使得武夷山茶声名远扬。无论是茶文化、茶创意、茶展示、茶经贸,还是斗茶、禅茶、说茶等各类茶活动,都使得武夷山茶与展会的结合彰显极强的经贸活力。2012年的茶博会交易额突破50亿元,有2000多家采购商、1000多家参展商参加,签约项目达62个,总投资154.1亿元。同时,武夷山茶企积极参加其他各类有影响的茶盛会、茶活动,使得"大红袍""正山小种"等身影展现其中,极大地彰显了武夷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政府积极引导、支持茶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对茶产业发展非常重视。为追求武夷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茶园的有机管理,武夷山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从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全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为鼓励茶企业创建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园基地,政府还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如:"茶园面积高于300亩,并且获得省级以上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的茶企,奖励现金1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的检测无公害茶、属绿色食品茶认证的企业,奖励现金5000元"。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武夷山茶企开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申报认证的积极性[4]。(四)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旅游圣地传播名茶
  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茶树、茶类品种多样,产区分布较广,茶树的无性繁殖,极大地丰富了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使得武夷山成为名副其实的茶树种质"基因库"。此外,武夷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每逢节假日都有大量的中外游客到这个双世遗的地方旅游购物,这使武夷山茶叶的销售具有独特的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优势。武夷山茶不仅作为主要的旅游产品成为全球游客购物的首选,同时,武夷茶借助各地的游客实现了很好的流动性宣扬和传播,依靠这些品牌使者,让武夷山名茶远销世界各地,实现旅游业和茶产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五)金融机构助推茶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武夷山金融机构将茶产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支持对象。近年来,武夷山市各金融机构在审慎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根据茶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推广生产经营贷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等信贷产品,对品牌技术更新、茶园技术改造、茶叶科技种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资金支持,助推茶产业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10月末,武夷山市银行业机构贷款余额82.06亿元人民币,其中涉茶贷款14.66亿元[5]。
  作为"金融大红袍"试点窗口的建行武夷山支行,走访了武夷山市上百家茶企业之后确定了一批"金融大红袍"品牌优先扶持的茶企。其中武夷山语儿泉茶业有限公司在发展之初就获得了"金融大红袍"系列贷款300万元人民币。2012年6月,语儿泉公司的100多亩有林权证的茶山,又从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获得了200万元的贷款。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夷山本富村镇银行共向32家茶企发放了2550万元的贷款。这些贷款金额为众多茶企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和更换机具、培养技术人才等提供了资金保障,对增强武夷山茶产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六)茶业与旅游相结合,以茶带旅,以旅促茶
  一直以来,武夷山市政府致力于将茶产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魅力相结合,以茶带旅,以旅促茶,打造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6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6.6亿元。该年仅"印象·大红袍"演出就达380场、观众4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人民币5000万元[6]。"印象·大红袍"对武夷山茶的品牌效应是难以估计的,这将极大地提高武夷山茶的品牌知名度,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强。
  三、武夷山茶产业竞争力内部劣势分析
  (一)规模企业偏少,产量仍待提高
  武夷山市虽有上千家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但大多数茶企仍满足于传统的品种,较少的企业能确实做到注重保留原有传统特色的同时,根据茶叶市场的需求来改良公司主营的品种,改进制作工艺。与福建省整体茶叶产量相比,武夷山茶产业竞争力明显不足。表4是2009~2012年武夷山茶叶产量、南平市茶叶产量、福建省茶产量的数据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武夷山市的茶产量逐年增加,但是与南平市、福建省相比就显得很渺小。2012年福建省茶叶产量达到32.1万吨,南平市5.57万吨,而武夷山市仅有1.15万吨,差距甚大。武夷山茶叶年产量与福建省茶叶年产量的差距,直观地显示了武夷山茶产业在茶叶行业中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以及增强武夷山茶产业竞争力的势在必行。
  (二)品牌维护意识不强
  随着武夷茶知名度的提高,武夷茶产品价格虽增但销量有增无减。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武夷茶"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出现武夷山茶企主动收购外来茶再包装贴牌行销的现象。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武夷茶的品牌声誉,而且使得品牌效应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众多茶企进入市场,管理水平、生产工艺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偏低。因此,产品质量与卫生标准监管有待加强。
  (三)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少
  武夷山大多数茶企受资金投入不足影响,生产设备较为陈旧,生产工艺较低,管理水平落后。大多数为家庭式作坊,茶叶加工主要是初加工、制成成品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如药用茶、保健茶、液体茶等较少。随着成品茶的市场越来越成熟,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此外,武夷山具有生产有机茶的良好生态环境,但有机茶园面积偏少,市场占有率偏低[7]。
  (四)茶产业电子商务之路步伐较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传统产业企业不断投身电子商务热潮。但武夷山茶叶的电商之路起步较晚,与安溪茶叶相比逊色很多。
  从2004年小规模QQ聊天卖茶开始,安溪茶叶电子商务8年不懈"拓荒",1万多家茶企全面"触网",创下2012年茶叶电子商务12亿元销售额的聚能量,排名全市第一,全国第三。尚客茶品、中闽弘泰、森舟茶业等全球10佳网商、全球十佳网货品牌,线下试开体验店,八马、德峰、祺彤香等传统"茗星"茶企,线上拓展新业务,茶企、茶店线上线下结合,创新产品营销,不断发展壮大。安溪茶叶在电子商务领域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武夷山茶产业电子商务之路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许多武夷山茶企利用公司网站、博客、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营销,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和创新。与此同时,很多商务平台也还在规划建设当中。"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建设规划中就包括茶叶现代服务中心板块(包括国际茶业会展中心、国际茶业电子商务平台、武夷国际茶贸城),这个规划建设期为10年(2009~2019年),规划核心目标是将武夷山打造成为"国际茶都",提高武夷山茶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近两三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茶叶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开始试运营,众多武夷山知名的茶叶品牌已经在网上取得了突破百万元的销售成绩。但是这些成果与泉州安溪茶产业电子商务12亿的销售额相比,甚至与全国茶叶电子商务的销售额相比,就显得微小了。因此,武夷山茶电子商务繁荣之路的步伐要加紧,建设规划的各个项目更需加快落实。
  [参考文献]
  [1]叶元高,徐斌.浅谈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J].中国茶2009,(6).
  [2]江苏华.武夷秀东南岩茶续新篇[EB/OL].(2013-01-10).
  [3]信息时报."武夷山大红袍"飘香中华茶宴[EB/OL].(2005-11-28).
  [4]金文莲,徐树才.武夷岩茶:连续8年的"满分"从何来[EB/OL].(2011-05-08).
  [5]闽北日报.武夷山市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促茶产业发展[EB/OL].(2012-11-12).
  [6]何光锐,金文莲."武夷模式":让文化"点石成金"[EB/OL].(2012-02-15).
  [7]庄志超.武夷岩茶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J].当代经理人,2005,(4).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