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甜玉米种子特性与播种技术

时间:2013-12-17 15:0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兆庆 点击:
阐述了甜玉米种子特性与苗期生长特性,介绍了甜玉米播种技术,包括土壤环境、种子处理、播种、乳苗移栽、田间管理、隔离种植等关键技术,以为福州地区甜玉米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甜玉米是由普通玉米发生基因突变、经长期分离选育而成的一个玉米亚种(类型)。根据控制甜玉米的甜质基因,可将甜玉米分为超甜玉米、普通玉米、加强甜玉米。甜玉米可制成冷冻食品、罐头等,也可像蔬菜一样蒸煮后直接食用,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为此,甜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然而甜玉米种子活力弱、发芽率低、幼苗长势差限制了甜玉米生产的发展。该文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就甜玉米种子特性和播种技术进行探讨,以为甜玉米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1甜玉米的种子特性
  1.1种子特点
  甜玉米乳熟期含糖量比普通玉米高1~10倍,可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籽粒胚乳在干化前像充满流质的液泡膨胀,部分透明。在成熟时的干化期间,籽粒皱缩,塌陷成一种揉皱的有棱角的结构,皱缩且不规则,具有明显的籽粒秕瘪皱缩,一般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种子千粒重分别相当于普通玉米的60%~70%、40%~50%,加强甜玉米与普通甜玉米相近。甜玉米种子籽粒小主要是因为甜玉米基因对籽粒的淀粉合成产生抑制,降低籽粒胚乳淀粉积累量,种子活力弱、发芽率低,顶土力不强,幼苗长势差[1-2]。不同品种的种子差异大,粒重的品种,其胚乳贮藏养分较多,种子的活力强,出苗率、发芽率高。
  1.2苗期生长特性摘要阐述了甜玉米种子特性与苗期生长特性,介绍了甜玉米播种技术,包括土壤环境、种子处理、播种、乳苗移栽、田间管理、隔离种植等关键技术,以为福州地区甜玉米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甜玉米;种子特性;播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4-0064-01
  甜玉米种子籽粒轻,贮藏养分少,种子萌发、三叶期前的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供应不充足,从而使其出苗率比普通玉米低,长势弱,田间长势差异明显。甜玉米出苗时,由于胚乳养分少,且要先供应根系生长,导致叶片生长缓慢,地上部生长差,光合产物少,最终使其出根速度下降,出根数量少,根系生长弱,导致苗势弱,难以形成健壮发达的根系,从而导致苗势弱,苗期生长不整齐,叶面积增长慢,难以培育壮苗。
  2甜玉米播种技术
  2.1土壤环境
  选择耕作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含有丰富有机质、土壤肥力中上的砂质土壤或轻黏土,土壤酸碱度(pH值)6.5~7.4,土壤溶液含盐度低于5.8%。进行播前土壤耕作,在土壤含水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翻耕土壤20~25cm,除去杂草筑畦,畦带沟宽120~130cm,筑畦后随即细耙1~2遍,做到畦面平整,上虚下实,土壤细碎。鉴于土壤与气候方面的原因,沟畦制作要求深沟高畦,沟底到畦面的距离为25cm,这样便于灌溉排水,保持温润,通气性好而不淹没甜玉米根系,利于确保根系的充分发育[3-4]。在穴间行内施氮磷钾复合肥525~675kg/hm2,以满足玉米生长对养分的需要。
  2.2种子处理
  选用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无虫蛀与霉变、整齐度好的种子;播前选晴天晒种1~2d,杀灭种子表皮的病菌,增强种胚生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有条件的可进行微肥拌种处理或用种衣剂处理。
  2.3精细播种
  播种地整成一畦(畦带沟宽120~130cm)双行,开沟穴播,株距25~30cm,每穴放2~3的粒种子,播种要求深浅一致,一般覆火烧土或过筛垃圾土厚度为2~3cm。同时,为防止田间缺苗断垄,用辛硫磷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2.4适期播种
  由于甜玉米种子发芽不耐低温,气温必须稳定通过12℃时可以开始播种,福州地区在2月底至3月初,可采用小拱棚或温室保温育苗,在幼苗3叶前后适时移栽到大田。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可采用直播种植[5]。种子出苗后,要及时查苗、间苗、补苗,拔去多余的幼苗,如需补苗应在二叶一心期补栽,三至四叶期间苗、定苗,坚持"去密留稀、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病留健"的原则,每穴留生长强壮的1株为宜。田间种植密度为4.8万~5.2万株/hm2,间作密度为2.25万株/hm2。
  2.5乳苗移栽
  甜玉米由于制种产量低、种子价格一般较高,加上发芽出苗较低,苗势弱,为节省种子,确保苗全、苗齐,除掌握上述诸项播种内容外,可采用乳苗移栽技术。通过乳苗移栽,使甜玉米在苗床上进行播种、出苗和幼苗期管理等,以加强对甜玉米的管理,降低低温、干旱的影响,确保苗全、苗齐、苗壮[6-7]。乳苗移栽技术: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浇水方便、肥水较高、易于管理的地块作苗床,畦宽控制在1.5m,深翻细整耙平,选择软盘或营养钵,纵靠排放在床上,盘面上顺盘孔喷淋浇足水分,压盘入土,每孔播种1粒种子,用过筛菜园土或稻壳灰盖满盘孔,再喷浇少许水分,并撒施适量辛硫磷防止地下害虫及鼠害。出苗前保温促发芽出苗,控制苗床温度在20~35℃(早春可用2cm薄膜竹片拱棚覆盖或温室,秋季可用树荫或遮阳网降温),出苗后保持盆土湿润,防止芽将盆孔土顶出。1叶1心时要通风炼苗,
  在苗龄达第2叶与第1叶等长时,整盆取苗运苗,用于空地定株移栽或补苗,栽时大小分开,及时浇根水。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