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及其特殊性分析(2)

时间:2013-11-30 11:1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岳现闯 点击:
(7)如果把图1中的(d)型结构两层叠加,即用骨架-悬浮密实型沥青路面结构铺成双层(h/D=2),或者用稀浆混合料一次摊铺做成厚度大于最大碎石粒径(h/D1)的微表处,那么,它将变成类似于图1中(a)型结构即悬浮密

  (7)如果把图1中的(d)型结构两层叠加,即用骨架-悬浮密实型沥青路面结构铺成双层(h/D=2),或者用稀浆混合料一次摊铺做成厚度大于最大碎石粒径(h/D>1)的微表处,那么,它将变成类似于图1中(a)型结构即悬浮密实型沥青路面结构,从而导致其高温稳定性(也就是抗车辙性能)下降,这就是在用MS-3型稀浆混合料填补较深(>15mm)的车辙时很快又产生新的车辙的原因。因此,微表处中最大碎石的粒径应和车辙深度相当。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得出如下结论:
  (1)骨架空隙型沥青路面结构不宜用于表层;抗车辙性能要求高者不宜使用悬浮密实型沥青路面结构;骨架密实型沥青路面结构和微表处宜用于表层。
  (2)微表处是不同于骨架空隙结构、悬浮密实型、骨架密实型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
  (3)对于微表处来讲,所使用的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并不需要有过高要求,较好的粘度和延展度反而是更重要的。
  (4)当用稀浆混合料填补车辙时其型号要与车辙深度匹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TF40-02-2005)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虎增富,等.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姜云焕,等.改性稀浆封层施工技术[M].河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黄晓明,等.沥青路面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5]王明怀,等.高等级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6]邰连河,等.新型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郭忠印,李立寒,等.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9]梁乃兴,等.现代路面与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0]郑健龙,等.沥青路面抗裂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1]ISSA Technical Bulletin No.100~147.
  [12] ISSA Design Technical Bulletins A105,A143.
  [13]扬挺青.粘弹性力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14]徐培华.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维修处治技术[R].西安,2007.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