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教育。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环保法制教育。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在整合教育方式方面,改变过去单一的讲座报告会形式,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湖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让农民在对比中增强切身体会,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 整合生态环境教育阵地 就我县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而言,活动的开展主要在县社区培训学院,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强县社区培训学院硬件、软件建设,努力把社区培训学院建设成为能够面向全县,满足开展各种生态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在各乡镇整合社区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构建乡镇生态环境教育的阵地。在阵地建设中,一是整合组织管理机构,把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二是整合人力资源,把从事社区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人员加以整合,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以阵地为平台,把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融合在社区教育、成人教育中。四是整合农村环境教育资料,提高各地活动中资料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结合"整合地方资源,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我们编写了《农民生态环境教育100问》这一教材,该教材2010年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选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设课程,并在全县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推进机制,发挥社区教育平台在农村生态环境教育中的功能,创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品牌特色,引领本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我们还要进一步摸索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的途径和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