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讲授中,从各种现实世界问题出发,设计教学知识。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三个方面:(1)明确每次课的知识点以及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方面力求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但要根据重点和难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2)明确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难易程度合适的案例,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3)明确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同一问题经常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设计内容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明了运用计算思维方法的重要性,也能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常机械地照"抄"教材上的程序实例来验证。若一直是验证性实验,则学生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个实验内容分为三个阶段:(1)验证型实验。对于初学者而言,为了给学生打好基础,要想了解进而掌握很多新概念和控件,验证性实验必不可少。(2)综合型实验。当学生学到一定阶段时,需要把前面的知识点做一个小小的综合。综合型实验能反映出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因此,在设计综合性实验时要考虑规模是否适中,是否包含了前面的知识点,也可以在程序中增加一些新的尚未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3)课程设计实验。在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始前,学校都会安排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考查学生水平的机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通过课程设计还能熟悉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题型、知识点等,从而帮助学生能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 4结束语 在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可以从思维方法的高度培养学生,使得学生能自主地学习,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符合国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今后,我们需要继续探究如何将计算思维的思想融合到大学教育中的各门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Jeannette M W.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 2006,49(3):33-35. [2]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9. [3] Philips P.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 problem-solving tool for every classroom [EB/OI]. http://www.esta.acre.org/Resources/sub/ResourceFiles/ComputationalThinking.pdf. 2008.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冯博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6]李凤霞.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1(7):105-107.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