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在家上学”审思(2)

时间:2013-11-16 11:3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胡清莉 段作章 点击:
(2)时间上和经济上的投入家长们能负担得起吗? 在家上学需要家长中的一位牺牲自己的事业以及收入,全天候地专心陪伴孩子。对于家庭收入较高的家庭,可以负担得起,但是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是很难达到的。再者,孩子

  (2)时间上和经济上的投入家长们能负担得起吗?
  "在家上学"需要家长中的一位牺牲自己的事业以及收入,全天候地专心陪伴孩子。对于家庭收入较高的家庭,可以负担得起,但是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是很难达到的。再者,孩子成长中所需的课本、教辅书、课外读物、教学用具、教学设施等等,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随着孩子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支出还会随之加大。这也使得很多尝试"在家上学"的家长最终放弃这种教育形式。
  (3)孩子缺乏集体生活,交际能力健全吗?
  关注"在家上学"的专家、学者、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在家上学"的孩子和别人交往方面存在困难,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欠缺。在学校上学的孩子每天都要与同学、伙伴、老师接触,在集体中,孩子的社会性格得到充分的发展,虽然不是所有学生的社会性格都可以在学校中培养得很完美,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健全发展。然而"在家上学"的孩子,每天接触的人却很少。虽然也有很多家长意识到这一点,积极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但是这种努力往往收效甚微。
  除以上情况外,孩子的抗压能力和应试能力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家上学"的孩子没有了在学校上学的孩子高强度的测验、考试,没有了升学的压力、班级排名的压力,在今后走上社会,他们能承受得了考试型社会带来的压力吗?我国的高校招生还没有与"在家上学"接轨,这在文凭社会的今天是不小的挑战。没有文凭的孩子在社会上有足够强的竞争力吗?这都是选择"在家上学"的家长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给"在家上学"的几点建议
  1.确立"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有必要对"在家上学"进行立法,并给以必要的支持。立法内容包括在家上学的资格、学籍的管理与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同时建立在家上学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在家上学评估团、在家上学研究会等,对在家上学的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只有全社会对此全力支持,它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3]。对于"在家上学"是否违法,笔者抱有否定的观点。《义务教育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至于这种教育以什么形式来进行,则不需要做死板的硬性规定。而那些持有读书无用观点并不让孩子受教育的家长的行为应当由《义务教育法》来规范,"在家上学"不应归入此类。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2.成立相关教育部门,对"在家上学"进行监管和证明
  政府成立相关教育部门,专门对"在家上学"进行监督与管理。"在家上学"的监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检查与应对措施,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测试。参照测试的结果,家长可以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家长拒不配合,那么相关教育部门有权规劝家长,把孩子送回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对于"在家上学"的孩子,切实达到了相关的发展标准,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应为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和能力认定证书,如参加中考、高考的资格,考试合格后给予学生相关的毕业证书。这样,"在家上学"就不会面临孩子达到相应水平,却拿不到相关证书的困境了。
  3.重视"在家上学"的课程设计,避免绝对兴趣化
  "在家上学"可以针对孩子的兴趣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进程,但是家长们不能绝对地由着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来随意安排教学。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性、不平衡性等特点,家长们的教学安排也要遵循这些规律,探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的计划性、组织性、连贯性较强,家长们可以借鉴学校教育的一些高效的做法,合理地制定课程计划,避免绝对兴趣化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保证了孩子学习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从长远看,个性化教育肯定是一个趋势。立法不仅仅要规范学校、家庭、教师的行为,更要规范政府行为,同时可给在家上学的孩子在升学、考试方面更多权利性保障[4]。家长普遍认同大学教育一般是家庭教育所无法代替的,所以社会要给"在家上学"的孩子平等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提供机会,但是我国在"高考"制度中还没有考虑到"在家上学"的孩子。在美国的SAT考试即美国大学入学统一考试中,"在家上学"的孩子与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一样,公平地进行考试,完善的制度是家庭教育最有力的保障。
  个别成功的"在家上学"案例只能针对自己家庭的特点、孩子的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析,并不具有广泛性,也不具备将其推广的意义。报刊对这方面的宣传,也只能是个体的宣传,绝对不应该作为成功的案例让大家都去模仿[5]。目前主流的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有些家长考虑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在行动前一定要认真考虑这几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孩子真的不适合学校教育吗?自己真的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吗?家里的经济条件真的允许孩子"在家上学"吗?孩子真的想离开学校"在家上学"吗?如果家长觉得每个问题都不是问题的话,那么可以先试着在家教育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充分地权衡利弊,然后再做决定。当然,"在家上学"现象产生的影响,应当给现行的学校教育敲响警钟,引起教育界的深思。
  参考文献
  [1]"在家上学":能否成为中国教育多元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中国教师,2011(23).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3]孟四清.关于在家上字问句题的调查与思考.上海教育研究,2002(2).
  [4]蓝方."在家上学"潜流.决策探索(上半月),2012(1).
  [5]"在家上学",影响孩子社会化发展不可取.中国教师,2011(23).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