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财会人员集团化 农村公办中小学在乡镇中心校统一领导管理体制下,其校长和财会人员都由中心校直接任命。和中心校领导有关系的农村公办中小学财会人员有186人,占84.5%(见表6),农村公办中小学财会人员出现集团化,和中心校领导没有这样那样关系的教职工一般是从事不了财会工作的。表6农村公办中小学财会人员与中心校领导关系情况 三、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问题的综合分析看,农村公办中小学财会人员存在的问题较多,有的是财会人员自身问题,如年龄较大,专业素质差,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是农村学校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如农村学校教职工少,校长财会化,财务部门人员少,财务内部监管不力;有的是中心校长用人唯亲,出现财会人员集团化。农村公办中小学财会人员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特岗计划招录中要专门列出财会人员计划 无论是1997年实施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还是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都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专业技术职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制度执行。为提高农村公办中小学财会人员队伍素质,建议各省在特岗计划招录中专门列出会计人员计划,根据每县上报所需财会人员数量,招录一批具有会计证或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公办中小学。 2.高校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应加强教育财会教育 开设财务管理、会计专业的高校,除了让学生掌握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审计学等学科知识外,还应加强大学生的教育财会知识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学习,同时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参加"特岗计划"考试,为农村中小学财会人员培养后备人才。 3.加强学校财务内部监督管理 农村公办学校财会人员一般是由教师或校长兼任,专门的财会人员极少。教师兼任会计的学校,财务部门有两名人员,校长和财会人员之间虽有一定约束力,但财会人员在经费使用方面更多地是顺从校长;校长兼任会计的学校,等于财务部门只有一名人员,财务内部监督微弱,教师更不敢去过问财务问题。这样的财务部门易导致诸多问题,需要加强学校财务内部监督管理。财务部门至少应该包括3人以上的财会人员,即在校长领导下,配备一名记账人员和一名出纳人员。 4.加强对学校教育经费的审计和督查 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越来越多,需要管好、使用好,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率。冒领困难生补助款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挪用办公经费和校舍简单维护经费发放教师福利情况普遍存在,甚至还有利用虚报学生数、造假账套取专项经费,不同程度地私吞经费的现象。调查中,据教师反映,小学校长一年灰色收入为1~3万元,初中校长一年灰色收入为3~10万元。鉴于此类情况,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监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组成联合审计督查小组,定期加强对农村公办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审计和督查,防止教育经费乱用和流失。 5.实行中心校长交流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目前各地县域内教师交流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对缩小县域内城乡间、校际义务教育差距,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校长交流工作较为滞后,尤其是实行中心校长交流的地方更少。破解农村公办中小学财会人员集团化,应实行中心校长交流制度,建议对于任期满两届的中心校长要调离到另一乡镇任职。 参考文献 [1]蒋道成.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审计报,2006-07-31(02). [2]谭胜,骆月敏.乡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6). [3]张国安.提升农村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素质的实践与探索.教育财会研究,2012(4).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