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2)

时间:2013-11-07 10:5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肖妍 点击:
4.社会服务是内涵建设的重点 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大的表现形式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注重工学结

  4.社会服务是内涵建设的重点
  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大的表现形式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因此,注重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
  5.体制机制创新是内涵建设的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是发展高职教育软实力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高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融资体制,才能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需要主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三、路径探析: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对策构想
  1.与时俱进,更新高职教育理念
  在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应发挥引领和核心作用,应把推进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办学模式、发展思路转变和内涵发展的前提,真正树立起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的办学理念。
  在内涵建设中,首先,应树立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观;其次,要树立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质量观;第三,要树立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第四,要树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观。
  2.适应社会,加强专业建设
  作为内涵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应建立灵活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使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贴近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专业发展才更具有生命力。
  首先,专业设置应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的建设总体规划,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其次,专业设置应增强针对性,对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的专业重点进行建设,并着力打造学校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专业。再次,专业设置应结合本校实际,要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招生规模、教学改革协调一致,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优势,保证质量,形成良性循环。3.统筹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首先,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其次,招收具有一定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的人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第三,实行职业院校教师预就业制度,即从研究生或本科毕业生中招收,招收后安排到企业进行挂职实践,发给相应工资报酬,合格后正式录用,从制度上保证了兼职教师队伍的行业企业经历②;第四,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五,建立"双师型"教师相应的激励政策。
  4.明确职能,加强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学院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
  首先,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整合。院校之间,通过选课、教师互聘,达到资源共享;校企之间通过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解决"双师型"教师、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课程开发、教学设备等资源的整合,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及社会的良性互动。其次,应拓展职教功能,推行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全日制培训并行的教学制度,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为需要学习职业技能的人开放大门。第三,应拓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利用现有条件,对行业企业及社区开放。第四,拓展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的能力,增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③。
  5.求实创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高职院校应加强制度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这是内涵建设的基本保障。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有利于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在学校内部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其次,应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新模式,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扩大高职院校在招生、人事、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形成地方政府依法管理、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投入、税收等政策.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④。
  引文注释
  ①倪光辉.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召开.[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2714355.html,2010-9-13.
  ②周建松.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理念[A].王小梅,丁晓昌.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③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
  ④董刚,杨理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解析与途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2(27).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统筹下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研究》(课题号:2010-GJ-4806)的阶段性成果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