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追问的是,在《致青春》中郑薇的爱情为何会与陈孝正的个人成功相冲突呢?对于陈孝正来说,与郑薇在一起和他实现从穷小子变成成功者的美国梦是如此地不可兼得。电影还讲述了一位同样出身底层的"假小子"朱小北捍卫尊严的故事,她因被诬蔑从超市偷东西而愤然砸烂超市,最终被学校开除。影片结尾处改名为刘云的朱小北开办了一家儿童记忆培训公司,专门教人过目不忘的"刘云记忆法",而此时的刘云却彻底遗忘或拒绝"朱小北"的名字,这种记忆/失忆恰好呈现了刘云/朱小北所遭受的屈辱是如此之痛切,也只有通过个人式的成功才能找回丧失的尊严。这种无处不在的"偏见"在电影一开始就存在,正如陈孝正/黎维娟都宣称有洁癖,要用布帘子把自己与其他室友区分开,这种可见的帘子就是一张埋在陈孝正/黎维娟内心深处的阶级区隔,他们非常清楚"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所以郑薇与陈孝正的偶遇就暗示他们不可能在一起的结局,因为郑薇弄坏了陈孝正的建筑模型,这无疑动摇了他的人生大厦。 影片结尾的高潮段落,阮莞在结婚前答应初恋男友去听Suede(山羊皮乐队)北京演唱会,结果却在赴约的过程中遭遇车祸命丧黄泉。阮莞为"青春不朽"付出了惨痛代价,她的死不仅是对青春的献祭,更是对青春价值的否定。最终郑薇选择离开初恋男友林静,在搭乘的货车上,她看着大自然的风景产生了新的感悟:"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现在我知道,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画面是湍急的河流和峻拔的高山。这段很像革命历史电影中经常使用的"触景生情"式的升华段落,或许就是郑薇求一己之小爱失败之后产生的"爱祖国"等超越性价值的顿悟。 如果说《致青春》讲述了青春梦的幻灭,那么《北京遇上西雅图》则把这种青春梦更加清晰地呈现为中产梦。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看不见的角色就是包养文佳佳的大款老钟,老钟的不可见恰如看不见的虚拟资本,成为供给文佳佳在西雅图/纽约畅通无阻的生命线。相比回到北京的文佳佳身处一个建国前的、西方贵族式的奢华空间,Frank所置身的美国则成为中产者可以勤劳致富、共享家庭之欢的地方。文佳佳对老钟的抛弃,与其说是厌倦法餐、游艇的奢华,渴望过豆浆油条式的小日子,不如说封闭、压抑的北京已经无处安置文佳佳的中产梦,只好远赴重洋来到金融危机的美国寻找"两个孩子和一只大狗"的中产阶级式的生活。在这里,这些影视剧文本非常真切地呈现了当下年轻人在现实结构中的困窘和压力。 雷锋为何不需要逆袭? 就在《致青春》落下帷幕之际,一部讲述90年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其英文标题"AmericandreamsinChina(美国梦在中国)"。如果说1993年热播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中国人在纽约实现美国梦的故事,那么20年之后《中国合伙人》则讲述了中国人在北京实现美国梦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所提到的新梦想学校是一家以培训英语、帮助青年人出国发家的公司,也就是说通过出售美国梦来实现美国梦,正如学校的著名口号"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种竞争者文化、这种通过残酷的PK比赛决定胜负的游戏,成为丛林法则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最佳写照。当比赛变成一场只有少数人能够幸存下来的"饥饿游戏"之时,这就是当下年轻人"暮气青春"的社会缘由。 近些年,在流行文化中不断地讲述着关于狼与羊、狮子与羊的故事,如果羊被吃掉,人们不会责怪狼和狮子的残忍和残暴,反而会怪羊太懦弱、被吃掉是应该的,只有从羊也变成狼、变成狮子,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大自然食物链中生存下去。这种弱肉强食的食物链就是《狼图腾》、狼性精神的真谛所在,也是《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等选秀节目不厌其烦地讲述草根实现美国梦的神话。近两年,"丝的逆袭"成为流行语,之所以需要"逆袭"是因为无法"正面进攻",也就是说年轻人的上升空间变得越来越艰难,只好剑走偏锋、选择成功率更小的"逆袭"。其实值得追问的不是如何提升年轻人的成功机率,而是为何年轻人必须要逆袭,必须往上爬才能有出路,否则就是失败者(Loser),这显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成功者文化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之后的产物。在这里,可以举雷锋的例子作为参照。 雷锋作为一个60年代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不断被改写和挪用,至今依然是主流文化试图重塑的英雄典范。人们更多地强调雷锋做好事、做志愿者的一面,而很少提到雷锋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这就是雷锋甘心做一个螺丝钉。这种螺丝钉的想象本身建立在把社会看成是一架自动化的机器,每个人就是这架偌大的社会机器运行之中的螺丝钉。这种个人与社会的比喻是现代社会、机械时代的典型想象,一方面可以引申出个人是社会机器中无差别的、永不停歇的零件,另一方面每一个螺丝钉又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50~70年代充满了对现代社会、机械文明的浪漫化想象。作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有两个涵义,一个就是雷锋所做的事情都是普通人可以实现和完成的,不像好莱坞电影中的超人、钢铁侠、美国队长等个人主义的超级英雄,雷锋不需要变身、不需要蒙上脸,更不需要穿上钢铁服,雷锋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的平民英雄;第二雷锋即使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也具有生命和生存的崇高价值,因此,雷锋没有逆袭的焦虑,也不需要参加PK比赛和饥饿游戏,也就是说普通人/螺丝钉也拥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这是与竞争者文化、优胜者文化不同的价值理念。在这个意义上,"莫让青春染暮气"的关键在于改变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和只崇拜少数成功者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