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低压微网多逆变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设计

时间:2013-10-29 09:12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李培强 点击:
针对微电网通常是接入低压配电网的情况,分析了低压微电网输电线路与传统高压输电线路阻抗比的差异,对低压微网功率传输进行了理论修正.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对低压微电网进行综合控制,联网模式下为了执行支撑本地电压和调节馈线潮流,微电源采用PQ
  为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1],充分挖掘分布式能源为电网和用户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微电网(Microgrid)的概念[2-3].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DG)、储能系统、负荷和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配电网子系统.而与单纯的分布式电源(DG)相比,微电网更能充分发挥微电源的各项优势,并且实现微电源的大规模并网,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不间断电源(UPS)等服务.
  微电网中的微电源包括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蓄电池和高速飞轮等等,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将其与常规配电网并网运行[4].对于像风力发电和光伏电池这样的微电源,其输出功率的大小受天气影响较大,发电具有明显的间歇性,这种微电源通常只发出恒定的有功功率或执行最大功率跟踪,一般采用定功率PQ控制;对于像微型燃汽轮机、燃料电池、蓄电池等微电源,控制比较容易实现,既可以按照给定的有功无功进行控制,又可以实现电压频率V/f下垂控制,其中电压频率V/f下垂控制可以用于保证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5-6].
  在微电网中,对逆变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大多是集中在电压幅值和频率下垂控制策略方面,通过该控制策略,各个逆变电源相互独立,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时不需要进行控制模式的切换,避免了运行模式切换引起的换控制策略失败的可能.而针对微电网一般接入低压配网中,各个微电源与并联母线之间的线路阻抗主要是呈阻性[7],而采用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的逆变器输出阻抗主要是呈感性,这样便使得逆变电源输出的有功和无功与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相位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耦合.
  本文把逆变器输出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在综合等效线路阻抗中,先通过对传统高压大电网下垂控制[3]进行分析,采用旋转坐标的方法,对传统下垂控制进行了扩展,得到新的控制策略,在低压电网的情况,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能够有效地分担变化的负载要求,这样既能够提高系统功率分担的精度,同时也能够为系统提高电压及频率的支撑.并且根据综合等效线路阻抗一般呈阻感性,在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引入虚拟阻抗,并且合理设计逆变器控制参数,使得逆变器输出阻抗呈阻性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有功调电压幅值,无功调频的下垂控制策略[8-9].
  1低压微电网结构
  微电网中的电源多为微型电源,即含有电力电子接口的小型机组(小于100kW),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电池以及超级电容、飞轮、蓄电池等储能单元.根据微电网概念,提出了典型的低压微电网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微电网整体呈辐射状结构,微电网由多个分布式电源系统组成,主要的微电源包括如光伏电池、燃料电池、风电机组等可再生的新能源以及储能装置、控制器、负荷等组成.其中微电网通过主分离器与外部电网连接,当外部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外部电能质量不能满足微电网内用户的要求时,该分离器动作使微电网转入孤岛运行.在馈线侧则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使用不同的供电方式.本文研究的微电网采用3个分散的DG单元和一个负荷通过线路和开关并联于母线上,在公共连接点(PCC)通过开关和升压变压器连接到10kV配电网上.
  2低压微网功率传输的理论修正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