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相似性原则。为了恢复古籍图书破损纸张的本来面貌,修裱用纸应与被修裱古籍图书的纸张具有相类似的厚度、颜色和结构。在修裱过程中,不能随意丢弃古籍图书上的片纸只字,不能随意涂改古籍图书上每一个字迹和符号。 2.1.4可逆性原则。为确保修裱好的古籍图书在使用中损坏了仍可以再次修裱,我们选用的修裱材料、技术和方法应具有可逆性,必要时能分开古籍图书纸张与修裱材料。 2.2修裱技术 修裱技术人员要针对不同种类的古籍图书,视具体情况,凭着责任心、耐心、细心,熟练地运用修补、揭补、托裱和整修等技术手段,使纸张老化和受到破损的古籍图书恢复原貌,延长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在修裱纸质古籍图书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接收登记、去尘和消毒以及确定修裱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2.1修补技术。古籍图书修补技术是修裱人员采用接边、补洞和溜口等三种方法对纸张强度尚可,但局部残缺、有孔洞或装订边狭窄的古籍图书进行修整的技术。修裱人员应根据适宜性原则选择浆糊和修补用纸。但是,在将水加入羧甲基纤维素粉末中制作浆糊时,应视纸张的吸水性、厚薄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浆糊中水的含量。浆糊稀,粘性小,补出的古籍图书柔软。对于吸水性能差或较厚的纸张,浆糊中水的含量要少一些。为使修补过的古籍图书平整,还需实施闷水--压平--倒干工序。 2.2.2揭补技术。古籍图书揭补技术是修裱人员把图书砖中的纸张逐页分离,并对残破部分实施修补的技术方法,包括干揭法和湿揭法。有些纸质古籍图书受潮发霉,长期受压,粘合在一起,结成硬块,变成图书砖。对于粘结程度不太严重,各页纸张之间仍有缝隙,字迹遇水易扩散的古籍图书,适宜用干揭法。具体步骤是,用竹签把文件一页一页地挑开,注意收存好掉下的碎片,待托裱时归回原处。对于粘结比较牢固,难以分离的纸张,适宜用湿揭法。具体步骤是,用水浸透粘结的纸张--去除多余水分--待粘结物溶解后,用针和竹签从空隙处小心揭开。有些古籍图书纸质强度很差,可晾至半干时再揭。 2.2.3托裱技术。修裱人员在对纸张出现霉烂、脆化、支离破碎现象且强度较差的古籍图书进行加固时,必须采用包括湿托法和干托法在内的托裱技术。对于字迹遇水不扩散的古籍图书,适宜用湿托法。具体步骤是,首先,把适量浆糊均匀地刷在古籍图书纸张背面。然后,托上一层修裱用纸。湿托法的优点在于,操作技术较易掌握,托裱出来的古籍图书纸张比较牢固和平整。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古籍图书直接接触水分较多。另外,对于两面有字的破损古籍图书,修裱人员可选用喷有粘结剂的蚕丝网进行托裱。在托裱过程中,要使丝网与古籍图书纸张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对于字迹遇水易扩散的古籍图书,适宜用干托法。干托法的优点在于,在操作过程中,古籍图书纸张接触水分较少,不会使字迹扩散。具体步骤是,铺平古籍图书纸张--用修补技术处理好残缺--在整张托纸上均匀地刷上适量浆糊--略待片刻,再把托纸小心粘贴在纸张背面--用棕刷小心压实--挂上墙壁晾干--在墙壁上取下古籍图书纸张。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崩裂等现象的发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法要熟练,动作要快。 2.2.4整修技术。为使修补、揭补和托裱好的纸质古籍图书整齐美观,便于保管和利用,修裱人员必须针对修裱中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采用包括平整、裁边、按原样把拆散古籍图书纸张装订成册在内的整修技术对其进行补救或加工处理。 在修裱工作中,修裱人员应根据造成纸质古籍图书老化和破损的原因和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纸质古籍图书修补、揭补、托裱和整修等技术手段。当然,绝不可能把四种技术手段截然分开,往往在纸质古籍图书修裱过程中穿插采用。托裱中有修补,修补中有时也需要托裱。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