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醉翁亭记》 不难看出,所谓的“宴”,其基本指标有:第一,有酒,也要有丰盛的菜肴(“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第二,要有宾朋满座的热闹场面(“太守与客”“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太守所拥有的,确乎是一个热闹欢饮的“宴会”。而以“永州司马”之卑微、以“僇人”身份出游的柳宗元,也有这样的“宴席”么?细读之后我们可以知晓,行游的柳宗元,与之同行的,根本没有欧阳太守那样“众宾”前呼后拥的热闹排场,而只是“其徒”“仆人”相随而已。“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初衷,就是为了“无远不到”,找到一个偏僻少人之所在,来暂时地逃避“恒惴栗”的痛苦处境而已。 那么,“宴游”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考察一下“宴”的字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宴:安也。从宀(mián),妟(yàn)声。其中“宀”表示房屋,“妟”是“安”的意思,也有表音作用。从“宴”的字形里,这里可以较为形象地看到房屋之形状;“宀”下有一“女”,即女子在房屋之中,无险,安好。“日”照入屋,说明天朗气清,此时是一种安逸静好的状态,人的心情也会愉悦。因此,“宴”有“愉悦、安适”之意。 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再来考察《始得》文本所谓的“宴游”,原先的问题基本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谓的“西山宴游”,其实就是“在西山安适、愉悦地浏览”。⑥ 上面提到的“室”“轩”字与“宴”字,一者出现于课文的正文语句中,一者出现于课文的标题当中,如果不作细究,似乎也无损于课文的理解。可是,如王文所说,文言文阅读的要点,是集中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所言志,所载道”。文言文阅读教学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而这些,要落实到理解和感受“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文言。也就是说,“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把握、体认作者之“志”与“道”等文化内容,主要的不是通过“外在”于文本的“知人论世”之类的过程来“获得”的,而根本应该从“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文言”表达来作具体地把握,文言文阅读教学才是真正找到了“落点”与“着力点”,所谓的“言文统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文言文阅读教学,充分关注其“文体”特征,联系作者的意图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依据文言文的章法及其特殊“语辞”来确定教学内容,都是进行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刘勰《文心雕龙》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尚波讨源,虽幽必显。”⑦“情动而辞发”,明确地昭示了“情”与“辞”的内在关系;“披文”之说,正道出了文言文阅读的真谛,也为我们指示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所在。 ———————— 参考文献 ①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 ②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原理》,《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11期。 ③黄厚江:《文言文该怎样教》,《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 ④褚树荣:《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渗透”》,《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 ⑤童志斌:《室小乾坤大,方寸显真情——〈项脊轩志〉教学实录》,《语文学习》,2005年第9期。 ⑥童志斌:《细读文本,因字解文——〈得始西山宴游记〉文本解读》,《语文学习》,2011年第12期。 ⑦[梁]刘勰著,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4页。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