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利用民间意识反讽手法是刘震云初期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

时间:2013-09-26 13:33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赵艳红 点击:
反讽作为西方文论中的重要美学法则和表达方式,在新时期“新写实小说”中被广泛运用,刘震云作为该流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其初期代表作《塔铺》到和《新兵连》,没有“唐人绝句”式的空灵境界和淡泊悠闲的奇风异俗,而是着力于剖析社会存在中矛盾冲突的本质和生
  反讽是西方'文论中小说叙事学方面的重要概念,它源自于希腊文elrmua,原指希腊戏剧中一种佯装无知的角色,他最早出自戏剧里的角色Eiron(伊隆),这是一个“佯装无知”的人,他的对手是Alazon(阿拉宗),这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人,伊隆在阿拉宗面前总是装的愚蠢无知,给对方造成错觉,而在辩论中总是让阿拉宗不攻自破。基本性质是与真实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自身的无所知。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前,反讽一直是一个修辞格,德国浪漫主义者施莱格尔兄弟首先将反讽扩展成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1921年,英国诗人艾略特指出,玄学诗须经得起“反讽式观照”的意见,至克里恩司,布鲁克斯“新批评”的反讽论基本形成。
  反讽,在80年代中国的小说领域逐渐“火”了起来,像王朔、余华、李锐、莫言,特别是以刘震云、刘恒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家们,都把它作为一种理解、表现现实的美学法则和重要的表达方式,而成为其小说的艺术要素之一。在刘震云等人的小说中,反讽,或呈现常规与彻骨的真实之间的对抗;或对读者的常规阅读期待造成颠覆效果;或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故意说傻话,最后再证明这傻话其实是真理,让高明的对手大出洋相;或故意把话题轻描淡写,而在这种看似轻松的话题背后潜伏着强烈的情绪;或者别有用意的把话题说的很强烈,实际上是暗指与之相反的弦外之音……。总之,反讽的表现形式在其作品中频繁出现,风姿百态,蔚为大观,诸如嘲讽、调侃、自嘲、戏仿、隐喻、复议、夸张等反讽的各种变体和实施的途径,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新奇而又陌生的感受,消费者的惯有接受习性和观念受到重重的打击,从而产生迷蒙的震颤和启迪。
  以上是对反讽这一叙事手法的浅层概述,下文试以刘震云的创作作为个案,在感性的基础上具体理解反讽的本质特征,基本要素和种类构成,以此审视刘震云小说的独特叙事方式及审美价值。
  作为一个竭力以自己不倦的刁刀再现原生态的乡村生活的新写实干将,刘震云对乡土社会的关注一开始就摆脱的田园牧歌模式,他记忆中的河南农村没有废名“唐人绝句”式的空灵境界,亦区别与汪曾祺高邮故乡那种淡泊悠闲的奇风异俗,与之相对的,着力于剖析社会存在中矛盾冲突的本质和生活苦涩的无奈是他此时期创作中一个鲜明的特征。用刘震云自己的话说:“情感的好恶,对家乡的反叛或者依恋,都是和故乡中某些具体的东西相联系…‘在我的小说中,有大约三分之一与故乡有关。这个有关不是主要说素材的来源或者以它为背景等等,而主要是说情感的出发点。”在这种情节的引导下,作家开始了自己的精神之旅,《塔铺》的写作对象便是一群拼力从土地上逃离的农家子弟。它的叙事是一种经过主体视觉和经验渗透的叙事,而这种主体性的生命体验,正是实现反讽叙事的必要前提,因为反讽本身的构成要素之一便是作者在小说中的非之陈式修辞性介入。《塔铺》虽是1987年刘震云以反讽叙事的话语代替早期以悲剧叙事为代表的表达方式的处女作,但它通篇从语言到结构上,形象阐释了反讽的独特审美魅力。可以说,《塔铺》是刘震云反讽叙事的始作俑者,同时亦是作者自如运用反讽手法的成熟之作,以下试以《塔铺》的具体文本创作为基础,透析充斥于其间的“反讽”手法的运用。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