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由《少林足球》论武术之窘境与发展(2)

时间:2013-09-25 14:28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任秀磊 张云龙 点击:
3.2人们对武术的理解受到武打影片的误导 现代电影对武术的描写都是极其华美的,以便于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这种方法引起人们对武术的兴趣看似对武术的发展有利,但也对武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在《少林足球》中

  3.2人们对武术的理解受到武打影片的误导

  现代电影对武术的描写都是极其华美的,以便于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这种方法引起人们对武术的兴趣看似对武术的发展有利,但也对武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在《少林足球》中对几个师兄弟功夫描写十分了得、不切合实际。如今影视作品滥用特技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对轻功动作进行表现时,人是反重力的,可以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影片中不使用吊钢丝的手法就不能称之为功夫片。或许作为专业的习武者知道这只是电影中惯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但是这对没有武术常识的武术爱好者们来说就是欺骗。这些人本来以为中国功夫就像影片中描写的那么,但是在他们尝试接触武术、练习武术后才发现武术训练是多么的乏味。武术影片所带来的兴趣在他们一次次的踢腿和枯燥的套路练习中消耗着,最终兴趣耗完武功的进步不大,他们才意识到现实的武术和影片中的落差太大。然后他们也不管那些“武术可以锻炼意志力,对身心发展有益”的说法,对武术望而却步。

  3.3武术面临外来武技的竞争

  当下中国武术还面对外来武技的竞争,如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日本的空手道等。就如一篇名为《失落的中国传统武术:武术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的新闻报道的“人大武术协会推出的免费武术班无人问津,而在北京东二环沿线不到两公里租金极其昂贵的区域却聚集了四家跆拳道馆,而且家家门庭若市”。这是对中国武术发展现状的极大讽刺。

  3.4武术部分功能的丧失

  以前的武术和生产劳动是息息相关的,如影片描述的太极拳用来和面做馒头场面。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武术起源,人们讨论它是来自于生产劳动还是来自于古代战争?暂且不论武术的源头在哪里,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在历史上它和生产劳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原来农民们在农闲时节经常聚集一块习武,他们这样可以在农闲季节保持很好的体力,为农忙季节的大工作量劳作的时候保持状态。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机械化逐渐取代了人们的体力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活动量逐渐减少。但空闲时间的增多并没有增加人们习武和锻炼的时间。人们的娱乐活动没有向运动和武术方面倾斜,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武术的一些功能在当今社会失去了“用武之地”。如武术的娱乐功能被现在的新兴的传媒手段所夺取,现在人们的业余时间很大一部分被网络和电视等吞噬,他们宁愿坐在那里上网看电视也不愿意出来锻炼、习武。

  4武术应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再次崛起

  尽管中国武术在当下发展受阻,受到的一些人的抛弃,但现在仍然有大批有识之士在武术的发展上不懈努力,他们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现在的武术发展肯定不能像影片那样随便结合一个其他的东西共同发展就可以大展宏图了,武术的发展壮大应迎合社会的现状。针对上述情况对武术的振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4.1增加跨国武技间的交流活动和实战性比赛,引入科学训练方法

  中国传统武术要增加比赛和交流的频率,这不仅是指增加中国国内武术队、拳种、门派间的交流频率,还包括与一些外国武技的切磋。这样方可做到知己知彼,寻得自己和外国武技的差异及差距。现在的中国传统武术需要像那些西方武技那样尽量多参加一些具有实战性的比赛,就像一句话讲的那样,“练十年不如打一架”,可见实战对技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中国当代武术家很多是没有参加过正式的擂台赛的,所以有时候很难意识到实战经验的重要性。在擂台上即使在身体素质上占有优势,但缺乏实战经验在比赛中是很被动的,所以传统武术练习者可以多参加国际性技击比赛,这样在实战中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技击水平,又有利于中国武术与其他武技的交流。

  要引入科学的训练手段,随着现在科技水平的进步和训练手段的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这正是所有技击项目所渴求的。在《少林足球》中对方队员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此时传统的训练手段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已不能和对方相匹敌了。所以中国武术也要迎合时代潮流,使用最新的最科学化的训练手段来改善东方人的身体素质,扭转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弱势地位。在吸取了优秀的训练方法和理论之后中国武术才能在身体素质上和泰拳等技击项目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此时再借助自己对传统技击理论的理解相信武术可以取得很好的发展。

  4.2武术的发展要“拿来主义”

  在影片中“五师弟”锲而不舍的发扬少林功夫的精神就应该拿来,这种精神不只是中国武术所具有的也是其他的武技所崇尚的。由于中国传统武术的那些东西是从老祖宗那里传承下来的,它虽然具有自己的内涵和练习目的。但由于多年没有大幅度改进措施,还有很大一部分对技术没有规范化的描述,都是口传心授的,这导致经过多年或几代人的传承对一些东西的描述和理解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

  消失的东西已无法考证,但是现有的东西是可以在实践中进行验证的。此时我们就要结合现状,判断我们所拿来的“祖传”的东西是否适应时代潮流。此时针对传统武术中的糟粕和精华在实践论证后要勇敢的取舍。就如鲁迅先生在文章《拿来主义》所讲的那样“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传统武术中好的东西要继承,西方武技中那些技击的精髓理论和方法也要积极的“拿来”消化吸收掉转变为自己的东西,说的是“拿来”不是等着“送来”,中国近代史就可以看到,洋人送来了鸦片、炮弹和屈辱。

  另外中华武术中的养生是世界其他武技所不具有的。有一项调查就是中国老一辈的武术家很多都是很长寿的,而世界上其他的一些武技由于不太注重养生导致许多技击家到一定年龄之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寿命缩短。所以说中国武术在养生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现在可以将武术的传统养生方法作为武术的一个专门的辅助练习手段“拿来”加以发展,利用它独特的保健作用和竞技武术相辅相成,这有利于其自身完善的发展和传播。

  4.3发扬中国武术在文化底蕴方面的优势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月。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具有了自己极其深厚的哲学观和理论体系。世界上其他的武技在历史传承和文化历史底蕴上是不能与中国武术相匹敌的。

  事实上,武术不只是单纯的技击项目,它更反映了传统的东方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技击性只是它的一个特性,所以说中国武术的发展不应完全放在技击的方向,可以向着文化内涵和“武德”等内心修养的方面倾斜。如果只是发展技击就走了一个可怕的极端,这和武术“中和”的理论也是相悖的。这样做就等于放弃自己本身已具有的优势而非要去学习别人的东西,况且在这些方面自己又实力不济。故当下的武术传承要把握重点,除了发展它的本质特性技击外,还应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武术所崇尚的精神和理念。

  5结语

  纵观中国历史,千百年来一次次政权的更迭和禁武令的推行也未能将中国武术抹杀,足见它生命力的强大。武术之所以能在失败中不断兴起,再到枝繁叶茂是因为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富饶的土壤之中,经过千年的浸润和生长已经根基牢固。尽管武术现在的发展面临困境,但是武术千年的进化发展的经验会为中国武术寻得摆脱困境的方法,也可以提供理论支持。如今在这么多的武术人的努力下武术再次发扬光大应该指日可待。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