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外聘专家讲座。聘请企业中从事高级管理工作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相应的讲座,让学生们听到来自社会、企业的声音,真实地感受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对照自我找出优势与劣势,通过这一环节达到企业管理者与学生相互了解的目的。
(7)企业访问。此项是课外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访问,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运作方式,形成调查报告。
(8)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通过吸纳学生参加企业的横向课题,让学生进一步与企业接触,达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目的,体验为企业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1.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发挥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理论知识修养,教师除了自修专业理论外,还可以到优秀高等学府进行专业方向进修。为了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除了参加企业的横向课题研究外,还可以进入企业顶岗工作调研,这样有利于教师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挂钩,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工作预览展示。从而引导学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专业认知。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力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实用主义的需求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体验式教学的首要条件。
2.改变学生传统观念,创造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氛围
学生虽不喜欢说教式的教学,但从小学至大学前的多年教育,养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听课习惯,学生很难把自己当成课堂主体,还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在体验式教学中,要打破学生固有观念,创造鼓励学生勇于参与,不怕说错做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坚持己见,并承认学生具有创意性的观点,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加大对课外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外聘专家的讲座,让学生聆听来自企业的声音,加深学生对企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了解。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企业访谈、参观企业、到企业亲身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真实体会企业工作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进行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及运用。
4.提供有利于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设施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教学设施是多媒体教室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网上操作,设计接近真实的工作情景,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考核模式
以往的考核过于注重对期末的卷面理论知识的考评,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改变该课程的考核模式,学习借鉴国外教学的考核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仅要涉及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可以采用设计实际工作场景,演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问题,让学生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处理矛盾冲突,解决实际问题。
6.引入第三方对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行测评
鉴于社会上有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执业资格证书考核,鼓励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参加执业资格的认证考试,这样不仅可以由国家资格认证机构对学生能力给出客观评价,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证书认定,增加了就业砝码。
7.建立教师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
为了切实推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应给予制度上的激励保障,从制度上引导教师的行为方向,进一步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
四、结语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深受社会欢迎的“精理论、熟运用、强技能、善创新、高素质”具备较高胜任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从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巧云,李友德.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4):133-135.
[2]董克用,朱勇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45.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