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功能实现阶段
经过前期各阶段的准备和积累,学生对于选题的基本方案、基本性能已经比较熟悉,可以进行硬件电路的焊接和调试。通常进入大四阶段的学生经过低年级阶段的实习,硬件焊接的功底基本比较扎实。本阶段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对硬件电路的调试过程。由于整个光电电路单元模块较多,且学生对光敏、温敏、压敏及显示阵列等器件的性能尚停留在理论认知阶段,调试过程对照软件模拟电路图找不出问题所在。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调试步骤,由静态到动态,由整个电路化简为单元模块,逐步排查,做到耐心,细心。本阶段是整个课程设计阶段学生参与最为直接,成就感最强的时期,教师应把握指导的程度,既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时感受到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6.多维评价阶段
与传统的按照课程设计结果采取单一评价模式不同,本阶段借鉴过程评价的概念,对学生在该课程设计中的表现进行多维评价。过程评价也称形成评价,是1967年由美国的评价专家斯克里芬在其《评价方法论》中论及课程改革时第一次提出的,[5]着重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该得到肯定的评价,极大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阶段在注重选题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专业基础、选题的难易程度、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评价学生对已有方案进行质疑与论证的能力,与组内成员、教师的协作与沟通能力,最终结合组内互评、个人自评、教师评价完成对每位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体现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在完成课内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即将完成本科阶段课程学习的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巩固、促进,激发学生对本行业继续深造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光电电路课程设计作为光电信息专业学生经过光电子学、传感器原理、光电检测、显示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而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本课程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为主,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光电电路设计及制作的过程,掌握利用模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掌握基本元器件及传感器的使用。通过教师在选题设计、方案质疑、多维评价等阶段的精心设计,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依赖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课程设计的实施阶段,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齐园,张铁山,程正中.基于课程设计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4):191-192.
[2]余向东,沈为民,徐苏楠.光电电路综合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5(1):42-44.
[3]陆蓉,杨炜,梁猛.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实践研究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9):56-57.
[4]路而红.虚拟电子实验室-Multisim7&Ultiboard7[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5]唐丽芳,尹弘飚.我国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研究进展及走向[J].东北师大学报,2007,(2):129-13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