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56(2013)6-0037-02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我院正常足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相应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自然分娩;效果评价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对产妇而言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应激。分娩过程中剧烈的疼痛体验以及产妇对分娩过程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程进展,关系到母儿健康。为给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我科在自然分娩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2月在我院正常足月待产结局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65±2.15)岁,孕周37-40周,平均38.85周,各项生理指标(如骨盆胎方位等)均正常,均为单胎头位,无明显的高危因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2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各项生理指标及产科检查方面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临产后助产士按产科常规进行监护和护理,并作好记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1)环境舒适护理: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调节室温在22~26%,湿度保持在55%~60%,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尽量避免操作时发出的金属碰撞声,减少不良刺激,这样的环境有助于产妇心境平和。 (2)心理舒适护理:相当部分的初产妇从亲友处听到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因此解决待产妇的心理负担极为重要,应主动热情地与产妇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充分尊重及时疏通,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以及分娩的过程,医护人员会尽可能指导帮助产妇分娩,鼓励产妇树立信心,提高心里舒适度。 (3)疼痛的舒适护理: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的强度和频率越来越大,产妇的疼痛体验越加明显剧烈。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陪伴左右,与产妇亲切交谈,给予腹部及腰骶部按摩等措施缓解疼痛;应用拉玛泽分娩法指导产妇通过神经肌肉的放松,呼吸的调节转移疼痛注意力,减少致痛物质的产生,使分娩疼痛减轻;宫缩间歇期指导产妇放松休息,恢复体力。 (4)生理舒适护理:①因频繁宫缩产妇出汗较多,加之产程中阴道分泌物、羊水的外溢等,产妇常有不适感,,协助保持清洁,促进舒适;②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餐进食,摄入足够的液体,以保证产程中的精力和体力需要;③及时排空膀胱,鼓励自解小便,保持膀胱空虚,以促进宫缩及胎头下降。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2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②观察2组产妇对分娩护理的满意度,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产妇住院期间,由专人负责调查2组产妇对分娩护理的满意度。采用4级评分法: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由产妇或家属出院时填写并当场收回。问卷经相关专家评定,效度合理,信度可善。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见表1 2.2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见表2 2.3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3 3.讨论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式双C护理模式”,为台湾华杏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来的。舒适护理是以整体化和个性化以及创造性为主要特点的全新护理干预模式,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从而使患者达到社会和生理以及心理状态上的共赢。 自然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对于产妇来讲是一种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其生理,心理均要承受着强烈的应激。常规护理只能给产妇提供基本的护理支持。本研究在自然分娩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与对照组比较: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进分娩过程中的的舒适感,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此可见,舒适护理模式对于增进自然分娩产妇的身心舒适,减少产时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回归自然阴道分娩。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