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员考核形式多种多样,而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采取验收讲解,配合理论考试、心得汇报或日检查、周考核、月考试等形式,考察讲解词的背诵、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知识储备,有效督促培训,和讲解员的学习进展和知识储备。 3、培训策略 为了高校培养出较高专业素养的讲解员,应立足于岗位基础,针对个人特点,确立“三型一特”的培养思路,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有特长”的博物馆精英[3]。在培训过程中,博物馆应依托企业,取得上级单位在财力、物力及政策上的支持,尤其在培训政策上,一方面开设了阅览室,打造优越的学习空间,为讲解员提供学习便利,塑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规范培训制度,制定并执行“四个一”岗位练兵制度,每日一学、一练,每周一查,每月一考——理论与实操考试的岗位练兵活动,调动了讲解员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并增加其知识储备,提升了业务技能,进而提升其专业素养。 三、高专业素养的博物馆讲解员团队建设 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关键是通过讲解让观众有所收获,全面了解展品讲解方式涵盖了教师、主持、演讲等艺术表现手法,讲解内容具有知识性、专业性和艺术性,因此需要一支讲解水平过硬、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讲解员团队。首先讲解员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发展的基础,同时还须科学、合理、规范、健全的培训体系[4]。其次通过岗前培训全方位了解博物馆周边环境、机构设置、展览设计、工作内容等情况,并定期由馆内专家、相关领域的学者针对我馆各项展览陈列、博物馆发展现状等文博知识和动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新要求、新趋势,提升讲解理念,拓宽眼界。再次还要优化讲解团队的人员结构在人员招聘和人员分工上进行合理安排。最后要建立月度、季度、年终考核与奖励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进行管理和监督,健全讲解员良性竞争机制,为整个讲解团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博物馆讲解员在展馆工作中扮演着多重重要的角色,其专业素养牵系着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培训工作的研究与进展将极大地促进博物馆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雨笙.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J].中国培训,2006(12):32-33. [2]师瑞玲.浅析博物馆讲解员业务培训的新形式[J].文博,2013(2):78-79. [3]吴杨.刍议企业博物馆讲解员的选拔与培训[J].大庆社会科学,2013(6):64-66. [4]付岩.博物馆讲解员的职业发展与团队建设[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4):27-30.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