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可吸收缝合线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价值

时间:2013-09-13 16:29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邢建宇 点击:
目的 观察妇产科手术中可吸收缝合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妇产科患者200例,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100例,行普通缝合线缝合,观察组患者100例,行可吸收缝合线作缝合,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切口的恢复情
  可吸收缝合线即指在手术缝合中,植入患者组织后,可以被人体降解而且不用拆线,有效免除拆线痛苦的新型缝合材料[1]。其根据缝合材料可吸收程度,可以分为高分子化学合成线,羊肠线以及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剖宫产分娩方式的选择增加,使得女性患者对于形体美追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缝合方式术后出现较大瘢痕,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可吸收缝合线能够有效降低个体组织反应,保证患者的皮肤美观,受到患者的青睐。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妇产科患者200例,对其行可吸收缝合线作缝合,现今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患者的年龄在20至39岁,平均年龄为29.53±5.90岁。全部患者中出现140例初产妇和60例经产妇;110例剖宫产患者,90例阴道分娩患者,出现80例会阴侧切口患者,10例会阴撕裂伤患者;10例羊水浑浊,15例合并胎膜早破,5例臀位,5例妊娠糖尿病,2例妊娠期贫血。两组患者在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缝合方法
 
  1.2.1观察组
 
  1.2.1.1剖宫产缝合①通过使用可吸收油涂层聚醇酸手术缝合线对子宫切口作连续锁扣缝合,缝合结束之后打结,不剪掉线头;②缝合患者膀胱及腹膜时通过同一根缝合线进行并反折,同时和子宫缝合留下来的线尾打结[2];③通过相同缝合线对筋膜层行连续缝合;④通过4-0可吸收缝合线对脂肪层进行连续缝合,直至另一侧的皮缘,与之前的线尾打结,最后剪掉线头;⑤在手术后的第三天和第五天替患者敷料一次。
 
  1.2.1.2会阴缝合术前对患者行会阴部神经阻滞,之后再将术者的中指及左手食指伸入患者阴道中,撑起阴道壁,通过钝头弯剪顺着会阴后联合线的内侧45角度行侧切,在胎儿娩出之后,采用2-0可吸收缝合线作缝合,在处女膜损坏处打结,再通过相同缝合线对患者皮下组织和肌层进行缝合,在距离皮0.1厘米处打结,之后出针,连续缝合皮内皮肤。手术后使用碘伏进行擦洗,一天两次。
 
  1.2.2对照组通过普通缝合线作缝合,使用线号与观察组相同。除了未行皮肤间断全层缝合之外,其余缝合方法同观察组相同。
 
  1.3观察指标术后感染率,切口的恢复情况,住院的时间,瘢痕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比较观察组出现术后切口问题有4例,占4%远低于对照组27例,占27%,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286,P<0.01),见表1。
 
  2.2外形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瘢痕呈现直线,对照组患者的瘢痕呈现蚯蚓状抑或蜈蚣样状,观察组对皮肤完整性影响较小,较为美观。
 
  3结论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妇产科患者200例,对其行可吸收缝合线作缝合,在缝合过程中得知,可吸收缝合线的手术切口吸收之后无残留的异物,不会形成硬结,不会出现缝线反应,切口美观。它强度大,组织反应较低,降解产物能够起到抑菌作用。为了使得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在缝合过程中需要注意:要严格的缝合好皮下脂肪层,令切口表面张力不会太大,在缝合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真皮内的穿行,助手牵拉缝线的松紧应该适度,保证切缘两侧的出针点要对齐,否则术后切口不会呈现平整直线[3]。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会阴撕裂伤口以及会阴侧切缝合中,可吸收缝合线能够有效地预防切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的瘢痕较小,不影响皮肤美观,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叶丽萍,程桂平,张晋,等.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及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4):6417-6420.
 
  [2]孙唤明,高连.可吸收缝合线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33):106-107.
 
  [3]陈友兰.可吸收缝合线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4):55-56.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