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在各用户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表现出较不均衡的状态。电子商务的主力为大学生和办公室职员两个群体,所占的比例大于其他群体。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则明显偏低。一方面,通过这种不平衡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整体发展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才会出现主要用户仍集中于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预知,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逐步从城市群体向城市郊区及农村群体扩散。 从技术角度观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活动模式,是以信息的互联网络为载体的。因此,其发展首先受制于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水平,但我国的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水平地区间差距仍较大。同时,我国对应于网络经济的社会法律、诚信环境状况不甚完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更直接、深层的因素。 (一)缺乏明确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及相应支撑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提出了多项发展电子商务的专项规划,但从整体上来说显得过于散乱,并没有从全局的角度明确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并加以有效部署。在电子商务相关法规方面,多年前即已开始起草框架,至今仍未能完善并在全国范围推广,现在仅有的行政法规也没能得到及时修订,其适用性值得商榷。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缺乏针对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明确和有力的配套政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机和网络基础建设初具规模,但从整体上讲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落后状态。集中表现在我国的人多数企业只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所有者或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识不足,有关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导入电子商务系统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及应用建设。 (三)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问题 各类调查显示,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担忧是影响网络交易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交易双方关心的问题包括:如何保证网络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如何保证参与交易各方身份的真实性,以及在网络交易中传递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从技术角度来看,关于安全的标准、协议和算法已经较为成熟,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我国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更多的是管理和观念上的,例如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密码算法并加以应用推广,对各层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消费者的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与培训等。 (四)多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 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并不仅仅只限于技术服务人才,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活动模式,电子商务将逐步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会受到原有各层次人才知识水平和意识的制约。为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各层主管部门、企业一般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乃至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教育均不容忽视。 基于系统论的电子商务组成结构及应用模式 (一)电子商务的组成结构 系统是指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集合性、目的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等特点。作为一个系统,电子商务内部各要素的协调问题是产生整体绩效的首要问题。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支付、认证、安全等系统,对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在于他们之间的集成优化程度。其次就是环境问题,一方面,环境为系统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资源、支撑等条件;另一方面,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具有约束和扰动影响。一般来说,电子商务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为电子商务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包括网络技术、安全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后者包括法律、信用体系、社会信息化程度等。环境问题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二)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第一,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国内大型企业的传统线下销售渠道一般都很成熟,电子商务应用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出现。国内大型企业通常建立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一平台发布企业和产品的相关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品牌形象考虑,部分承担与外界交流的功能。第二,中介服务类。一些公司,如淘宝等,通过建立中介网站,在网络上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交流的平台,发布和提供商品、信用等信息,甚至参与其资金的流通,促成交易。一般这类中介平台还通过发布广告获取一定利润。第三,网上服务类。与传统的实物交易提供者不同,这类电子商务企业大多提供数字产品交易或者通过一个平台提供一些虚拟服务,比如网络游戏、付费电影等,属于电子商务新兴产业。第四,特色网站类。特色网站也属于电子商务新兴产业,依托电子手段,提供特殊服务来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特别需求。从实质上看,这种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同网上服务类企业一样,也是通过提供一种服务来获利。 基于商务生态系统视角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第一,重视核心企业的重要作用。核心型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厚的资金建设和运维的公共平台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成员们必不可少的依附主体。另外,核心型企业积极倡导和规范网上信用体系等环境建设,在吸引用户、防范交易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体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