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文电影与本土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既然是交流,意味着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我们不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要让世界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随着全球学习汉语的热潮,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热情。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我们应该更好地运用我们在校学习的知识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然而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对本土文化的涉猎少之又少。学生虽了解我们的文化,却很难用英语进行表达。对本民族文化涉猎的缺失不仅存在于英语教材上,同样也存在于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上。国内拍摄的反映我们本土文化的英文电影少的可伶,通常大家比较熟悉的只有《黄石的孩子》、《面纱》、《刮痧》。国外近年来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拍摄了《花木兰》、《功夫之王》、《功夫熊猫》等,在国内引起了较好地反响。其英文版都受到英语学习者的热捧,尤其是《功夫熊猫》,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元素:中国功夫、中国建筑、中国红色彩、包子、面条、豆腐等中国传统的小吃,笛子、鼓、古筝、二胡等中国民乐,中国的针灸、书法和中国的传统服饰等。《当孙悟空遇到蜘蛛侠》也是一部很不错的反映中美文化差异的电影,但是是汉语版的,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在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层面上还是稍微欠缺些。希望以后我们能看到更多地反映我们本土文化的英文版本的电影。 四、便利的学习条件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了海量的视频信息,同时加快了更新速度,同学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电影。同时,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也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硬件条件支持。如聊城图书馆设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每星期为学生提供两个学时的免费机时用来学习英语。学生平时也可以到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自主学习。我们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网有丰富的电影资源库,尤其是对电影资源部分的介绍,有视频截取,电影文本,精彩对白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同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英语电影赏析课程。 五、结语 当然,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学生在观看影片时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要求老师在电影选取上给同学们把好关,选取电影时要考虑到电影所传导的价值观,展现的文化、语言难度及与课堂主题的相关性等。希望英文电影成为我们英语学习的好助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吴亚菲.谈视听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发展及应用[J].科教 文汇,2008,(1):93. [3]Ellis,Rod.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7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