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高尔夫运动文化内涵丰富,教育性强,竞争意识高,在长期发展中,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且教育价值凸显,这对于球手的竞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思想文化视角下的高尔夫教育体系,就是不仅要对球手进行竞技能力教育,更是要在提高球手竞技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其文化修养,增强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公德、全面发展的人。这对发展球手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互联网以查阅大量关于高尔夫运动以及中国高尔夫培养方式的文献资料。 (二)分析综合法 对所研究的对象各个方面基本情况,分成各个部门的专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阐明对研究对象新的认识。 (三)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高尔夫规则中,关于礼仪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在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球童之间,甚至球员与观众之间,都有详尽的礼仪要求。高尔夫球的礼仪包括的举止、行为、言谈和着装,可以说高尔夫的比赛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一场礼仪社交活动。而在中国,自古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接物,高尔夫礼仪规则与中国传统的礼仪之道殊途同归。 思维模式上的"中庸之道",本质就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高尔夫运动在自然中所追求"阳光、空气、绿色、友谊",恰恰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中庸之道。在高尔夫运动中,"阳光"既是指高尔夫运动是一项户外运动,又是指高尔夫运动属于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运动。空气所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与大自然充分接触,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绿色"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参与者充分享受自然资源,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绿色的生命。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人与万物,都能彼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友谊"在高尔夫运动中尤为重要,从另一方面来说,高尔夫运动更像是一个社交的活动。而户外的社交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在《诗经》《论语》中,还是诗词歌赋中都直观的体现出来。特别中国古代"捶丸"运动和高尔夫运动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出"友谊"。
(二)高尔夫教育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和"为主体,佛教和道教讲"和",倡导"与已和、与人和、与自然和",不偏不倚。今天强调的是建设"和谐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利用高尔夫项目特征对学生进行"和皆社会"的目标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