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书法教学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引导学生学习领悟、欣赏、创造书法美的全过程。因此,书法教学是使书法这一传统而又极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必要课程,本文就高校书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校;书法教学 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点线艺术,而学生学习书法、练习写字的过程,又是一个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过程。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和前提,开设大学书法课程,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很好的前瞻性。笔者认为,做好高校书法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要了解新时期书法教学的特征。新时期的书法教学体现出了与传统书法教学模式的不同特征,具体表现在:(1)生动性。书法教学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生动活泼,富有诱导性和启发性。(2)直观性。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书法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课堂上,要通过直观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辅以教师由浅入深的讲解和示范,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高涨。(3)渐进性。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一定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只有反复练习,不断分析比较,才能最终掌握书法技巧。 2、书法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对现代的书法教师而言,要善于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提升,并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向广大学生传授书法知识。首先,要求针对不同性质、层次和类别的学生,形成多层次的学科教育体系。因此,作为教学主导的书法教师,无论就其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等都需要改革和创新,否则,就无法担当起现代书法教育之责任。其次,要善于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教学仪,通过折射把教师示范时笔画的写法清楚地反映在幕布上。第三,要注重个别辅导。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接受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具体对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最后,要注重书法实践。比如可以组织一个书法课外活动的社团,以此为中心开展活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上举办的书法展览,开阔眼界。也可以邀请社会上一些有成就的名家来举办讲座、表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展览,使学生在良好的书法氛围中受到熏陶。 3、书法教学中注意导入文化意识。书法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提高文化素质的过程,也就成为了学习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有益途径,这对提高国人的民族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书法教学除了传授技法外,应更多地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民族精神与审美情趣,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而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书法有着鲜明的继承性、创造性,对学生品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化素质等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书法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导入,通过学习书法,让学生的习惯、态度、性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总之,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充分挖掘和认识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 4、书法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瑰宝,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中国书法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质、风格和情韵,具有中国独特的气派和作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比拟和取代的。书法艺术作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艺术,应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正因为如此,书法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首先,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究其现象是中国汉字的演化、发展,不断臻于完善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缩影。同时,可以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国庆书法展览,纪念革命领袖人物书展,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书法比赛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注重书法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德育渗透。书法本身就是一种修养。书法课是一门能使我国书法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的课程。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加强修养、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最好方法,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学识才能、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十分有益。首先,健康、向上的书法内容是书法德育教育的最好材料,通过这些内容,在书法教育中可以多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其次,为激励学生树立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古今中外成功的书法家、艺术家的事迹,在不同阶段对学生作多方面的启发诱导。此外,书法教师应该努力搜集、调动各类中国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各种书法资料,包括正反两方面的,以开拓同学的视野,提高他们审美修美和艺术修养,达到以书法熏陶、养心养身和教育人的作用。 6、高校书法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书法是一门兼有抒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因此,在书法教学中应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首先,丰富书法的表象,培养学生直觉能力。书法是培养视觉的重要手段,书法语言是由书法的各种要素如笔画、结构、墨色、章法等组成的,具有较强的视觉能力。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就要注意各种书法要素的表象积累,可以大大地加强学生的书法表象积累,为发展形象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训练培养丰富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而书法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通过书法培养学生丰富情感,首先要善于运用一切方法启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学生运用书法表现自己的情感。最后,培养联想和想象力。教师要善于提供想象的范围,由学生选择适合的作品,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各方面的感觉,增加想象的深度与广度。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书法艺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操,为培养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 参考文献: [1]陈元龙.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2). [2]张永亮.书法教育功能的素质教育观透视[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4).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