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缺点,以地理教学为例,讨论如何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发挥两者之合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地理教学; 有效整合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因此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对于教育与教学过程来讲是非常宝贵的,因此自从多媒体技术引进教育界以后,受到了老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的青睐,有的教师甚至不分课堂类型全部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课堂板书、传统教学方法弃如敝履。事实上,传统教学方法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流传下来,经过实践的不断筛选、淘汰、被人们逐渐地认识和利用的。因此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单取其一,而应该扬长避短。本文以地理教学为例,讨论如何整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构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地理课堂教学。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1 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接受知识时是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渠道获得的,其中视觉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听觉其次 [1]。多媒体教学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有极其明显的优势。它能够以声音、图片以及动画的形式将抽象、生涩难懂的知识比较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印象也更加深刻,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教学方法只是通过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来讲解所学的知识点,涉及到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时,教师不能形象地板书出来,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来完成抽象知识点的学习。 1.2 节省板书时间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而繁杂,而且涉及到许多的图表。因此绝大部分同学谈到地理就说“老师我记不住,看不懂图?”老师如果在上课的时候结合地图进行讲解,同学们不仅能学会怎样看图表,而且也容易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靠老师用粉笔画出图表,大半的时间就会花费在画图上,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多媒体教学可以事先按照上课的顺序将文字板书、图表等设计好,上课时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显示出来,既简便又节省时间。比如我在讲时区和区时的时候,直接将全球时区划分图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轻松地讲解 24 时区是怎样划分的,一些重要地点所位于的时区也是一目了然。 1.3 扩展知识面,加大信息量 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事先将板书处理好,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板书时间,教师就有时间讲一些教材没有涉及到的本学科最近的发展动态,了解一些新的知识点。 2.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2.1 助长教师的惰性 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受到老师们的青睐,除了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声音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还有一点是可以事先按课堂进行的先后顺序将课堂板书设计好,这样不仅省去了在课堂上用粉笔板书的辛苦,而且可以一劳永逸——一个课件可以重复利用。课堂教学是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化、加工与再创造。有些教师却直接将教材内容照搬到屏幕上,上课就对着电脑念,由传统的“照本宣科”演化成新形势下的“照机宣科”。更有甚者连课件都懒得制作,直接从网上下载,上课时对着电脑做“解说员”。从这一点来看多媒体教学不仅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助长了教师的惰性,阻碍了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提高。 2.2 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 多媒体教学事先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板书都已经设计好了,教师上课就是跟着既定的课件走。但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自己思想,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征而且课堂不是千篇一律的,优秀的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教师就这能被既定的课件牵着鼻子走。特别是新教师,本身就还是处于关注自身的阶段无法完全把握整个课堂,用多媒体教学之后还要调控电脑,所以新教师往往是顾此失彼:调控电脑时无法把握课堂,投入教学时又无暇顾及调控电脑。课堂教学出现一点与课件上没有的小插曲时就被弄得手忙脚乱,教师学生的思路都被打乱。《曹刿论战》中有一句话叫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一堂课出现几次的小插曲,那整堂课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3. 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进度,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既定的 PPT机械地进行教学。没有多媒体做依赖,教师会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行深化、加工和创造,并以合适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深入浅在出地给同学们讲解各个知识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和满足求知欲的愉快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2]。”要想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首先教师就必须有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起到示范作用,而这个仅靠点击鼠标、当图片解说员是无法做到的。另外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板书重难点突出,更符合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心理特点,而且板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记笔记和思考的过程,也是教师整理教学思路的过程。没有多媒体横亘在中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相应地也会增加。传统教学法的缺点是动态的、抽象的知识点无法用粉笔板书出来,以地理教学为例,地理教学中图特别多,板书起来很费时间,课堂教学的内容就受到了限制。 4. 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 4.1 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传统教学上增加了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因此多媒体应该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比如在讲三圈环流时,我用投影仪将三圈环流模式图显示到屏幕上,然后再根据图片设疑提问。边讲解边板书,最后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既将知识形象化和动态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又通过板书将重难点一一列出来,收到了比单纯用一种教学手段要好的教学效果。 4.2 因材选法 因材选法的第一层意思是根据上课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如果有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点时就应该选用多媒体教学来辅助教学,但是要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合理分配时间。另外是根据各班学生基础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基础好的班,多媒体教学所占的时间比例应大一些,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自控能力都要好一些。基础差的班,多媒体教学的时间相应要短一些,因为基础差的同学需要教师的多次讲解,而且有的学生可能纯粹关注课件的新颖性而没有关注课件本身的实质内容,教师应随时以板书提醒学生,加强课堂的宏观调控。 4.3 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展开教学 上课伊始,以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传统教学法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例如在讲太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时,我先用 Flash 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再和学生一起讨论并板书直射点移动的范围、路径以及由此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特点。这样就把原本很难学的一个知识点轻而易举地击破了,课后学生的反响也很好。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在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也应与时俱进,及时给教学注入新的元素、注入活力 [3]。因此我们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构建新课改之下的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电芝主编,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 刘黎明 . 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J].1997,15(3) [3] 牛道生 . 论 21 世纪初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新动向[J]. 比较教育研究,2002,专刊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