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填入式”教学方式。更多的强调了“以生为本”,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氛围,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学习方式。面对着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思考。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不断追求的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教育 教学 有效性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填入式”教学方式。更多的强调了“以生为本”,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氛围,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学习方式。面对着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不断追求的永恒的话题。 一、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做好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使用教材,为教学活动设计做好准备。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要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要根据实际在不改变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合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真正的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要善于研究、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让教材的有效使用,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设计做好准备。 (二)了解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要了解本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要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即不过难、过深也不要过简、过易,课堂可以有深处但不应有难处,一定要恰到好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两位数乘多位数笔算乘法》时,由于在备课之前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水平,以至于在课堂上探索“两位数乘多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时,学生表达不清、不知所获,没有办法又从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进行了复习,致使课堂低效,质量不高。 (三)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与目标的确立有极大的关系,在《标准》中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学情,符合学生的实际,不用偏大、偏低,要为学生提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表现的情感态度,只有四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 (四)数学生活化的情境设计,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数学情境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更能够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数学教学情境化,让情境贯穿始终 《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同时,关于数学的教学活动在《标准》中也指出: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提出中、研讨中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且要让这个学习情境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知识的运用,体会到知识与能力的价值,构建有效的课堂,实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现学生有效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老师们上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在有些课堂学生的自主、合作却成了走过场,成为了花架子,看似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其实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探究中来。实现有效的自主、合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为此,笔者认为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正如《标准》中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自主是合作的前提;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与交流,形成了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交流:“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我们分享一下”等等。 三、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手段 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标准》中指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观性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内容,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有效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制或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挖掘生活中的学习素材。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与核心,无论课堂教学改革走到哪一步,实施哪一个课堂教学模式,都要以《标准》为理论依据,都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创新、研究,找到更多、更好、更新的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为学堂,使讲堂变为殿堂,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