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实性
任何一部电视剧不管它的题材是描述未来还是展现过去,剧中的服装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即人们常说的“合乎时代的历史考据”。比如表现清朝宫廷风云的剧目,不管是戏说还正剧,服装都会在朝服、花翎、马褂等基本要素方面进行变化。在民国剧服装创作时就受到民国时期南北地区服饰的制约,民国时期服装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京派”和“海派”,尤其是民国末期,这种南北分化更加明显。大体说来由于受政治影响,“京派”服装较保守,如大家闺秀,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海派”服装受外来文化影响,变化多样,如摩登女郎,风情万种。因此,两者服装的造型和装饰方面都截然不同,所以在进行民国剧服装设计时,一定准确地知道故事发生的地域、地点,一旦改变剧中人物造型,侧重点也会随之变化。从民国剧的现实性可以看出,如果说生活装是日常生活行为的记号,那么电视剧服装就是记号的记号。
3.假定性
“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中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在特征”⑤。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假定性”其实是艺术真实的具体表现。所谓“假定性”,是指艺术的“幻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属性,即被人类审美心理所认可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视剧服装的假定性是在年代条件限制下,服务于角色塑造的虚构的艺术真实。在荧屏前,常规服装所要求的合身、耐穿、便利等因素失去了支配的力量,通过合乎角色性格与身份要求对服装进行的假定处理与艺术化的表现,更容易使观众联想到角色人物生活中的真实艺术效果。如《阮玲玉》一片中,阮玲玉的形象就高于现实性,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整个人物造型进行了艺术化的提升,在服饰方面加入一些艺术化的语言,如剧中设计师对袖子褶皱的处理使阮玲玉形象更为浪漫,使造型更加符合人们心中的电影女神的形象。(见图3.1)
图3.1:阮玲玉原形(左)和《阮玲玉》影片造型(右)比较
综上所述,不管是历史写实还是艺术化处理,不管是博物馆式的标本还是幻想的假定,服装作为外在形象的第一符号,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似乎比声音更加容易打动观众。的确,服装在影视剧中很重要,它像一道调味品,缺少了它的催化作用,这道菜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但服装塑造角色的服务性告诉人们它永远是创意的“执行者”,而不是“施令者”。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服装在影视剧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所处的地位,既不能盲目地夸大也不能暗自菲薄,无论是民国剧还是其他类别剧目的服装设计都必须根据剧本的情节设定来对人物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服装的基本艺术定位都应该从“剧”出发。
注释:
①潘建华《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李胜利、肖惊鸿《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版
③伊迪丝·海德,好莱坞著名的电影服装设计师,为希区柯克的影片,以及《日落大道》、《罗马假日》和《骗》等多部影片中担任服装设计,曾先后八次获得奥斯卡
奖,并三十四次被提名为该奖的候选人。
④《电影家论电影制作》第二集.美观电影研究所1983年
⑤周月亮、韩骏伟《电视剧艺术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文献:
[1]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丛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2]李胜利,肖惊鸿.《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潘建华.《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4]李当岐.《服装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电影家论电影制作》北京:美观电影研究所1983年
[6]周月亮,韩骏伟.《电视剧艺术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