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虚拟空间不是纯粹的虚拟现实,而是由虚拟维度或其构成的虚拟空间结合真实维度空间所形成的奇异空间效果的总和。虚拟维度区别于虚拟三维,它包含所有真实维度的虚拟。如虚拟一维、虚拟二维、虚拟感觉、虚拟时间等,当然也包括虚拟三维,是虚拟空间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与真实维度空间结合衍生出了半虚拟。这里虚拟或真实空间的选择都可以是一维的、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或多维的;可以是实际占有的空间、年代空间,也可以是感官空间。虚拟维度及虚实空间形式的丰富性都促成了半虚拟空间的多样化。过去,应用半虚拟空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不乏设计师、建筑师、雕塑家、油画家等,他们制造半虚拟空间的技法有空间扭曲、矛盾空间、镜面空间、画面空间、浮雕技法、质感塑造、实景借用、数字模拟等。本文提出半虚拟空间并非凭空编造概念,而是对上述空间应用做系统的归纳总结,以便人们借鉴或拓展。
【关键词】空间;维度;虚拟;半虚拟;艺术设计
一、半虚拟空间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时下,空间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设计、装置、环艺、摄影、摄像等是视听觉艺术领域。随着电子、电脑、显像、灯光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半虚拟空间”创造的事物亦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很大部分,是艺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虚拟和真实同时应用时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才会相映成趣,而不是简单拼凑。
影视特效为例。大家都知道电影里很多特效是电脑虚拟然后经过后期与实景合成的,但是如果你不按透视、光影、色调等规律去处理的话,即使是非艺术的人们也会觉得哪里“不合理”。比如后面事物前面的事物大,人物像漂在空中,角色行走像是在滑行等“假”的问题。可见半虚拟空间的应用如不依照一定的规律来制作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作者提出“半虚拟空间”的概念。
二、半虚拟空间的概念基础:空间、虚拟空间、虚拟维度
空间是一个真实存在被人为的抽象出来的概念,是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对象。空间要么是相对抽象的有具体数量,有长、宽、高三维的空间体具体存在,要么是绝对抽象的没有具体数量规定的认识对象,是无长、宽、高三维限制的本质内容。为区别与虚拟空间我们称之为“真实空间”。
虚拟空间的虚拟致有几种: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凭想像编造、由高科技术手段实现的仿实物或伪实物、通过某些假设的法则推断的等等。可见其中一定有虚拟维度的参与,比如扭曲了的长宽高,人为编造的时间维度,模拟创造的数字化或视觉化的三维体等。而虚拟空间与空间结合并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这种虚虚实实、假假真真就是我们所讲的半虚拟空间的一种构成方式。
半虚拟空间是区别于纯粹真实空间和纯粹的虚拟空间的,它可以让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同时出现在一件作品上,但绝非是简单的拼合。半虚拟空间未必要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同时参与,亦可以是构成虚拟空间的其中某一种或几种虚拟维度与真实空间结合形成。这种结合打破了真实空间的固有关系,也使幻无的虚拟的空间冲出虚拟世界具有可视觉、可触觉、可出入的实体存在。半虚拟空间中的“半”是一个“之间和互融”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区别于半度空间,即半虚拟空间不同于二维半模拟空间也不同于二维半真实空间。
“半虚拟”打破了大家习惯的对立二元概念,在明与暗之间,有半明半暗;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有半真实半虚幻;它们不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状态。
三、半虚拟空间的典型应用解析
“半虚拟”这词早已在某类小说或影视中出现了。60年代早期的美国间谍影片《36个小时》就讲述了一个“半虚拟世界”的故事:二战中,一个了解整个诺曼底登陆计划的美国军官在行动前被德军捕获,并在被捕时昏迷。德方建造了一个“小型美国军队疗养院”,把这个战俘安置在里面。当他醒来后告诉他,如今已经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已经在二战中获胜,他整整昏迷了6年。德国人希望通过这样的圈套,令这个战俘讲出入侵登陆的所有计划。这是真实空间结合虚拟时间维度的应用,在真实的物质空间中加入了虚假的时间维度。
运用半虚拟空间形式进行创作的也不乏其人。有雕塑家把具有真实空间体积的雕塑通过光影或颜色让它看上去是平面的;又有艺术家把铁锹竖直粘在正在播放铁锹水中的倒影的显示器上面,两者结合仿佛就像铁锹竖直在水面上,水中泛起涟漪;也有滑稽大师借助幕布影像进行互动表演,仿佛人物在虚拟的影像世界自由穿梭随意出入。另外,造型艺术里的二维半雕塑、浮雕,平面设计里的矛盾空间、平面正负形、两歧图形这些我们都可以归纳到半虚拟空间里加以借鉴和应用。
四、半虚拟空间形式的实际运用与实践
研究生期间创作的装置作品《白金时代》,就是运用半虚拟空间形式来创作的一个典型例子。《白金时代》以小场景的形式揭示男人和女郎的暧昧本质。男人静坐,右手伸入前方的镜子,欲抚慰镜中女郎的脸颊;而女人乖巧的从背后弓腰依靠在男人的肩上。男人神情淡定、呆滞,女人则妖艳、暧昧,像是情妇对情夫抛媚眼又像是女儿对父亲撒。
作品表现带有几分神秘,然而将视线转移到“半透明的圆镜”背后便豁然大悟。镜子的正面原是一只以镜子为平面做法线反射过来的“索取之手”,手的镜像与男人的身体结合成形,而手本身又于身体的镜像结合成形,如此产生了镜子里外两种空间交错互溶的视觉效果。穿过镜子,另外一面是紧握象征权利带有“¥”字符公章的“贿赂之手”,这只手的镜像也是伸向女人。这是协议,这是交换。作品借助玻璃反射和穿透制造的半虚拟空间揭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金钱、权利还有美色。它巧妙的应用镜子所创建的虚拟造型和真实的雕塑无缝对接,实现了真实与虚拟各自完整又相互统一。用虚来配合实反映现象,又用真实来创造虚反映本质。这里半虚拟空间的应用,简明直接,含蓄深刻,强化作品形式感的同时深化了主题;形式新颖、表达准确、独具韵味,充分体现了半虚拟空间形式的独特奇幻。
图1《白金时代》正侧面图2《白金时代》背侧面
图3《白金时代》局部一图4《白金时代》局部二
五、小结
在学科细分的发展大势下,我们不应笼统的再将“半虚拟空间作品”随意分类,更不能仅将优秀的“半虚拟空间创意”局限在特定的作品或是特定的艺术形式中。半虚拟空间的提出、归纳和总结不仅可以指导创作创新,还能通过解构前人作品从中借鉴拓展。如此,将这种即新颖又传统的手法延伸到其他艺术表现形式。
这里提出半虚拟空间的概念并在其指导下进了行初步的应用,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理论宽度有限以及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只能是抛砖引玉,深入的解析半虚拟空间在各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具体应用或对此概念进行补充完善还需有识之士通过不懈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的去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吴兵先.《青年文学》[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
[2]郑军.《科幻大王》[J].山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3).
[3]王成为,祁颂平.《灵境漫话——虚拟现实技术演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约翰L卡斯蒂.《虚实世界:计算机仿真如何改变科学的疆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5]余为群.《无垠的疆域——虚拟空间的开发前景》[J].北京:建筑出版社,1999(9).
[6]李大为,等.《雕塑与环境“图——底”关系》[J].北京:雕塑出版社,2001(4).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