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典的艺术作品符合艺术真实,能激发人的情感和共鸣。本文借助艺术的真实性原则,从色彩、音乐、人物形象等角度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美学;艺术真实;电影语言;《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具有超越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它通过其特有的视觉和听觉手段,将现实生活艺术化的投射到大荧幕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随着电影技术的成熟,形形色色的电影作品应运而生。在这其中,有的作品主题深刻、发人深省,有的则隐晦难懂,使人迷茫。这些特征正是由电影的艺术真实性决定的,本文将根据艺术真实原理,从电影语言的各个角度浅析《辛德勒的名单》是如何符合艺术真实本质,成为世界经典的。
一、艺术真实的相关概念
真实即美,艺术追求真实。艺术中探讨的真实,即为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在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精神中探讨艺术真实。一部优秀的电影要符合艺术真实,一旦脱离真实就会变得虚假、肤浅。
二、《辛德勒的名单》的艺术真实
1、色彩
色彩,艺术作品重要的表意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还原和再现艺术真实,也能为艺术作品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映时,导演会将真实色彩进行还原,这是电影艺术常用的手段。但在一些历史回忆和沉重画面的表现中,黑白,往往是电影最强有力的表意元素。斯皮尔伯格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就很好的运用了色彩元素。
在《辛德勒的名单》中,导演将战争、生命、人性这三大元素组合在一起,赤裸裸的向人们展示了生与死、善与恶的对抗。在那个灰暗、残忍的时代,生命是如此的卑微,残酷的战争对人性产生了不可毁灭的摧残与拷问。影片始终以黑白色彩为基调,残忍压抑、毫无生机,这与纳粹时期恐怖阴霾的时代氛围相得益彰。在生命如草芥般卑微的克拉科夫,黑白应该是这座城市的主色调,当一个个犹太人惨死在法西斯的枪下,当焚烧尸体的灰烬如雪花般飘满整个天空时,黑暗与惨白笼罩住这座城市,这样如蝼蚁般的生命还有什么色彩可言。
虽然整部电影以黑白色彩为主,但片中出现的明亮色彩也不显突兀。影片的彩色片段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开头时点燃的烛光、中间穿红衣服的小女孩以及结尾处重生的犹太人从地平线缓缓走来的画面。在影片开头,火柴划燃,明亮的火光点燃蜡烛,泛着蓝晕的烛光在安详的颂歌中不停的更换着景别。直至蜡烛燃尽,一缕青烟转场到冒着灰烟的火车,画面由彩色变为黑白,火车缓缓驶来,将观众拉进那个残忍的时代……在整部作品中,穿行于屠杀中的红衣女孩儿可谓亮点。在混乱与疯狂中,那抹红色显得美好而充满希望,但这一点点希望最后也在劫难逃。这样的场面深深触动了辛德勒,这样的死亡催生出的是怜悯与珍惜,这是一种情感的激发,这也正是艺术真实的魅力所在。在影片的结尾,劫后余生的犹太人缓缓向我们走来,在黑白和彩色的转换中,他们终于从黑暗走向光明。在淡蓝的天空下,我们看到了光明和重生,似乎也从影片中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和思想启迪。
2、音乐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深化主题、渲染气氛,也可以陶冶情感、丰富精神世界。它是直接影响观众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也是艺术真实中激发观众自然情感的重要机制。《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在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佳配乐奖等殊荣。
在影片中,配乐者忠于用真挚无华的乐曲,去追思和感受历史的伤痛,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在影片68分钟处,辛德勒骑着马看着城里的杀戮,与红衣小女孩儿一同出现的是一首优美、低沉的儿童合唱。这圣洁、美好的歌声飘荡在空中,与残酷的杀戮相互激荡,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震慑力,满目疮痍的画面催生出无限的哀伤和悲痛。当电影进行到72分钟时,这种对比再次出现。一个踩到钢琴的犹太人被枪杀,枪声、钢琴声、呼喊声格外刺耳,与此同时,一个纳粹军官却在弹奏巴赫的钢琴曲,音乐轻快悠扬……在影片结尾处,重生的犹太人从地平线缓缓走来,背景音乐《金色的耶鲁撒冷》唱出了他们心中的轻松和欣慰,也唱出了我们对犹太人的祝福与希望。
3、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电影艺术的灵魂。只有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真实的人物形象容易调动观众的人生体验、引起共鸣,这是艺术真实一直推崇的原则之一。在影片中,导演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而这些都与那个惨烈的时代密切相关。
辛德勒,一个一心想发战争财的商人。他精明能干、情感丰富但也贪图享乐,他过着享乐的生活,想通过战争大赚一笔。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辛德勒的人物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当他看到法西斯军队近乎疯狂的践踏生命、看到红衣小女孩儿躺在运尸车上的时候,他内心的人性和怜悯被激发出来——他尽最大的努力救下了1100多条生命。“这份名单,代表着至善;这份名单,就是生命……”至此,辛德勒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完美的蜕变。这是一个饱满真实的人物形象,他有缺点但也有善良的情怀,他蜕变的过程也是人性被慢慢考验和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样的共鸣一旦实现,就能产生一定的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阿蒙,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贪财好色、灭绝人性。在这场疯狂的屠杀中,他随意杀人,践踏生命,他与辛德勒形成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在影片中,他爱上了犹太姑娘“海伦”,他纠结矛盾,时常辱骂和殴打她。这样一个近乎癫狂的杀人狂魔形象,正是纳粹军队人格扭曲、暴力残忍、种族歧视的缩影。他让观众看到了血淋淋的事实,也让观众真实感受到战争对人性的泯灭与摧残。
在影片中,导演也成功塑造了其他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他们不仅仅是辛德勒的陪衬者,更是真真切切经历过战争的犹太人。他们的悲惨遭遇是犹太民族的缩影,这些人物使电影具有浓重的人性内蕴,这些内蕴是真实存在的,它能引起观众的反省和深思。
三、结束语
对于电影来说,艺术真实是让观众欣赏真实可信的作品,这些作品能带来情感上的共鸣,能使人精神愉悦、思想解放。《辛德勒的名单》正是这样一部真实的艺术作品,它通过电影语言的巧妙运用,将一幕幕惨剧真实呈现,令人窒息、令人压抑。影片结尾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影片中的角色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同出现在画面中,他们相互搀扶,用石头来表达他们对辛德勒的敬意和感恩——“感恩永不变”……所以,当我们在汲取电影艺术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电影的内涵和主题,要时刻保持着对战争的警醒和对人性的反思,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志敏,陈捷.关于艺术真实、电影真实和现实主义的漫谈[J].社会科学,2007(11):174-181.
[2]郑铁生.沉重的话题: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J].文艺研究,2009(6):19-26.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