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浅谈当代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时间:2016-09-16 08:51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曾婷芳 点击:
【摘要】蒙古舞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外,还有着高度相似的地域性特征,它丰富了中国民族舞的理论内容,也为中国传统舞蹈的类别增添了异样的风采。本文将以蒙古舞为例,从蒙古族舞蹈得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舞蹈类型及语
  【摘要】蒙古舞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外,还有着高度相似的地域性特征,它丰富了中国民族舞的理论内容,也为中国传统舞蹈的类别增添了异样的风采。本文将以蒙古舞为例,从蒙古族舞蹈得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舞蹈类型及语汇、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等方面,研究蒙古族舞蹈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艺术特征
 
  一、蒙古族舞蹈的生态
 
  1、蒙古族舞蹈中的传统文化
 
  蒙古族民族歌舞大多在民俗节日里表演,是具有广泛性的群众性舞蹈,属于广场艺术。但是传统的民俗活动中,对于民族舞的传统保留得比较完整,这种舞蹈活动折射出浓郁的民族风味,是其民族舞蹈发展独立性的表现,这种独立性使其很少受到外来舞蹈文化的影响。传统节日是民族内人们之间舞技交流的时刻,同是也是向外人展示民族传统的好时机,比如有着悠久历史的蒙古族有“那达慕”体育大会,都是通过选手骑马、射箭、摔絞等竞技,表达民族情节,比如蒙古族舞蹈博克雄风就是体现摔政手的舞蹈。说起蒙古族的传统节円,“那达慕”是不可回避的一种,它是蒙古族人民族特定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传统的体育竞技形式。“那达慕”音译成汉语就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早期祭祀活动的变异,现在已经成为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缩影了。早期喇嘛焚香颂经的传统已被摔践、赛马、射箭代替了,但是对于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依然被保留了下来。在“那达慕”大会上还有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被保留下来。“那达慕”大会之所以被列为舞蹈,是在启动和结束部分有隆重的歌舞盛宴,如在鄂尔多斯地区当运动员纷纷入场后,牧民们拿着疾子和运动员一起在激昂的马头琴音乐中跳起欢快的筷子舞,为庆祝一年一度的盛会人们载歌载舞,热情渗濟。另外,还有还有马驹节、打马节(套马、驯马、剪马鬃)、阿拉善盟的赞轮节等。
 
  2、蒙古族舞蹈与宗教礼仪的融合
 
  蒙古族宗教习俗歌舞包括三大类:萨满歌舞、藏传佛教歌舞和其他宗教歌舞。宗教习俗歌舞又包括萨满歌舞和嗽嘛教歌舞。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原始先民生活当中。蒙古族先民也是与世界原始先民一样,视万物为天所生,他们祭天祭地,也祭拜火神。最古老、最普遍的习俗有祭社树、祭敖包、祭图腾海清鸟等活动,还有最流行的还有萨满教与喇嘛教的宗教活动。这些巫师在求福的过程中歌舞事神,而在祭天、祭地、祭敖包、祭神树、祭火神时表演的形式,也成为蒙古族舞蹈灵魂的来源。蒙古族舞通过继承古老的民间艺术形态,丰富了自身的舞蹈动作语汇,并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保存着蒙古族文化形态。反映了蒙古族民俗传统舞蹈文化,具有学士研究价值。
 
  二、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质
 
  1、舞蹈的体态动律特征
 
  从整体形体动作上讲,蒙古族舞蹈讲究头、肩、臂、胸、腰、背、步伐的配合,而藏族舞蹈讲究头、肩、胸、腿、脚、腰、臂的配合,从肢体动作中我们发现蒙古族民间舞的特征是以上身动律为主,藏族是以下身动律为主,究其原因除了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以外最重要的影响是地理环境,蒙古族是生长在草原上的民族,广袤的草原水草茂密视野开阔。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以游牧生活为主,从民族信仰上发现早期蒙古族人民崇拜“长生天”,人们经常向长生天祈福,保佑草原雨水充足,人民生活幸福、健康平安等等,据相关资料记载古代的蒙古族人在高兴时喜欢模仿鸟类动物来进行舞蹈;如模仿雄鹰、大雁、鹤等等。综上所述我们在研究中不难发现蒙古族的民间舞蹈舒展、明亮、优美、自如及豪放。所以蒙古族舞蹈的上身体态动律广泛的运用能更准确的行发人们的情怀。
 
  蒙古族的基本体态分为男女两种,男性的体态特征要领是面向2或8点,三位脚站立,重心要稍微靠后,重心向左或者向右微微倾斜,一手扶在腰间,一手提马鞭式垂放在身体一侧。头向上方远处看去。在男性体态上讲究挺拔、开阔、雄健、彪悍等,做到神态和形态的完美统一。女性的基本体态要领是面向2或8点,四位脚站立,重心前移,后脚点地,上身抬头、挺胸、立腰,在跨正的基础上上身和头部整体转向2或8点,双手摆到一位,眼睛平视斜前方。女孩在体态上讲究端庄、稳健、挺拔和含蓄。蒙古族著名的教育家斯琴塔日哈老师的多年的采风和实践经验中,总结出蒙古族舞蹈主要的三大动律:绕圆动律,横韵动律以及挣倾动律。在绕圆动律里分为立体圆、平面圆、八字圆等;横韵动律的另一种叫法就是“横摆扭”动律;梓倾动律就是拉腰,将身体上下肢形成交叉的行倾状。
 
  2、舞蹈步伐特征
 
  步法是区分民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它的动势直接影响着舞蹈的形态。步法与脚型和脚位紧密相关,脚位则是步法的静止状态,而步法又是运动中的脚位和延续脚位的步态,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也是动与静的联系。步法是形成蒙古族舞蹈独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动律、动作和造型的贯穿流动上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蒙古族的基本步法有平步、点步、挫步、拖步、据步、踏步、碎步、跑跳步、吸腿步、回身步、廣式縛步、海清步、蹭步、悠晃步、颤步。这些步法具有稳、开、健的特点,蒙古族舞蹈中最典型的步法还有马步。在蒙古族这么多年来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草原上独特的游牧文化,蒙古族人最离不开的就是马,马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很重要,无论放牧养畜,还是游牧迁徒,还是节日娱乐都和马息息相关,在草原上马不仅是用在交通工其或生产生活上,在一些比如“那达慕”这样的娱乐习俗中马更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所以由马而产生的蒙古族基本步伐也就合乎常理的被提炼后搬向舞台。
 
  【参考文献】
 
  [1]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6.
 
  [2]吕艺生.舞蹈美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9.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