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观测结论
通过观测野生肉苁蓉的生长发育规律,基本摸清了种子的成熟时期及收获采集方法。
2.1.2试验结论
通过反复试验,初步解决了种子发芽难问题,找到了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解决了种子长期不发芽的难题,接种成功率提高到80%左右,提高了肉苁蓉种子的利用率。种子成本投入降低。
2.1.3接种结论
通过在多种寄主上接种试验,选择出了最佳寄主及高产栽培方法,并发现能寄生肉苁蓉的寄主有6个以上,扩大了种植范围。
3发展肉苁蓉的优势
3.1沙地资源丰富
我县北部有25万亩沙荒地,其中固定性沙地占70%以上,水、土、光热资源可以满足寄主植物黄蒿、梭梭、红柳和肉苁蓉的生长。
3.2政策机遇好
近两年,民乐县委、县政府积极倡导以节水灌溉、连片规模种植为主的沙产业开发,沙产业开发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县委、县政府鼓励有势力的企业进入沙区进行沙产业开发,致力发展现代农业,节水高效农业。进行以肉苁蓉种植为主的沙产业开发具有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3.3一次种植,多年受益
人工种植肉苁蓉可实现种植1次,收获10年,生产经营期内对地表扰动次数少,沙区脆弱的生态得到积极地保护。接种第三年即进入生产期,亩产鲜肉苁蓉在100公斤以上,高可达300公斤以上,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鲜货10元计算,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3.4寄主植物易于种植培养
梭梭是我县北部沙区治沙造林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属沙地旱生植物,抗逆性强,管护粗放、种植简单,易于培养,适应性较强。成活率高,不用精细整地,有效保护植被。
3.5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肉苁蓉人工种植可促进沙产业开发,加快沙漠化土地治理步伐,为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范例。人工种植肉苁蓉不仅可使闲置的自然资源得到科学的开发与利用,而且可以富一方百姓,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社会进步。
4肉苁蓉人工种植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分析
4.1.1投入
前期投资:主要指苗木款、造林费、供水系统、道路、封滩育林费用等项目。每亩一次性投入400元,按10年分摊,每年40元;每亩肉苁蓉种子、接种费等投入250元,按10年分摊,每年25元;正常生产性投入每年70元。合计每年每亩投入费用135元。
4.1.2产出
种植后从第3年开始每亩产鲜苁蓉125~300kg,市场价按12元/kg计算,每亩年纯利润1500~3600元。
4.1.3利润
每亩肉苁蓉在管理正常的情况下可连续采挖10年以上。1亩沙漠的肉苁蓉收入超过2亩耕地的收入,而用水量仅是种植其它经济作物的1/10~1/20。
4.2生态效益分析肉苁蓉的寄主梭梭、红柳是良好的防沙固沙灌木,不仅能有效地防风固沙,减少风沙灾害,而且具有明显的降低风速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发展肉苁蓉人工种植,可大幅增加沙区植被覆盖率,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减小风沙对我县二类区农业生产的潜在威胁。
4.3社会效益分析
改造沙漠、变害为利,充分利用丰富的沙地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我县沙产业开发步伐。同时减少人对自然环境及野生植被、野生肉苁蓉资源的破坏。以肉苁蓉人工种植为基础,开发肉苁蓉系列产品。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