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中χ2检验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0~2012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
广东省梅州市2010~2012年无偿献血血液总报废率为4.90%,各年度血液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P<0.05),报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1)。
2.2不同季节血液报废情况
不同季节血液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8,P<0.05),以4季度较高(表2)。
2.3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
ALT不合格、HBsAg阳性为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报废的主要因素。各年度ALT不合格、HBsAg和抗-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CV、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3年来HIV初筛阳性所报废的血液共30U,经HIV确证认实验室确证9U阳性。
表3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n(%)]
2.4非实验室检查项目报废情况
非实验室检查项目报废情况主要是过期、脂肪血、溶血、破袋。各年度脂肪血、溶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期、破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
3讨论
随着无偿献血的广泛宣传,近年来采血量逐年增加,梅州市2010~2012年无偿献血量89404U,总报废率4.90%。报废率在4季度比较高,与金华市报道的相似[1]。
在报废原因中,ALT增高占2.09%,居首位。ALT是非特异性指标,它的增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2],多为献血员由于睡眠不佳、体重指数、饮酒、运动、疲劳、服用药物等因素所致[3]。因此体检医生应重视对献血者的询问和视诊,加强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宣传,尽量在血液采集前做ALT快速筛查[4]。
HBsAg阳性引起报废率也占1.03%,抗-HCV、梅毒、抗-HIV阳性率在相对较低水平,与雅安市报道相接近[5]。献血前体检程序决定了无偿血液报废率高低的根本原因[6]。尽量采用试纸快速筛查,如HBsAg金标试纸条筛检无偿献血者,以减少常规感染类因素对血液质量的影响[7]。
非实验室检查项目报废因素主要是过期、脂肪血、溶血、破袋等因素,与天水市报道相一致[8]。脂肪血报废居报废第2位,报废率达1.62%。油腻饮食或高脂肪血症等会导致脂肪血的产生,主要是献血者不了解献血前应注意的事项,绝大部分为献血前1d或当天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造成,如肥肉、牛奶、鸡蛋、豆类制品等,可通过以下预防措施:①加强献血宣传:注意献血知识和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在采血的前1d或当天严禁暴饮暴食及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宜清淡饮食;对30岁以上特别是腹部肥胖男性献血者要加以重视,严格掌握标准[9]。②按照国家规定确定脂肪血报废标准,减少人为随意判定。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明确规定血液外观无重度乳糜,乳糜程度以乳糜指数>5为重度,判为不合格。轻度及中度乳糜血临床输注不出现输血反应则不应判为不合格报废,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浪费[10]。
血液过期、溶血、破袋等造成的报废也有一定的比例。成分血制备时若血袋摆放位置不合适、离心转速不恰当,容易造成破袋发生。血袋存放过程中因长期冷冻也易引起破袋。储血点可能因存放不当、管理不当也可造成血液报废。所以要加强工作人员对热合、采血时间、采血方法以及离心时血袋放置方法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严格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