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浅谈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16-09-21 09:09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张萌萌 点击:
【摘要】在我国年画有着最广泛和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人民的高尚情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本文追溯了年画起源、发展与现状,深入了解年画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年画;起源;发展;演变 一、年画的含义 《
  
  【摘要】在我国年画有着最广泛和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人民的高尚情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本文追溯了年画起源、发展与现状,深入了解年画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年画;起源;发展;演变
 
  一、年画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年画”的解释为:“民间过农历年时,张贴的表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年画”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中国的一种绘画体裁,新年时张贴,故名为年画”。年画这种体裁艺术并不只是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使用的,过春节时张贴在门窗、墙壁、物件等上的神像画和祈福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广泛题材也是丰富多样的。年画艺术表现在人们生活活动各个方面,包括结婚典礼、丧事祭奠、祈福求财等,还有各行业拜师祭祖,嬉戏游艺等民间文化活动、社会风尚等,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均属年画表现的内容范围。我们通常引用中国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先生的定义:“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的一个独立的画种,因主要张贴于新年之际,故名。狭义上,专指新年时城乡民众张贴于居室内外、窗、墙、灶等处的,由各地作坊刻绘的绘画作品。广义上,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类。”
 
  虽然在古时候就已经有了年画题材的作品,但是并没有“年画”这个名词。虽然宋朝时期的“纸画”和明朝时期的“画贴”以及清朝时期的“画片”,包括鲁迅文章中提及的“花纸”都是指的年画,但最开始为“年画”定名字的是清朝道光年间对百姓民俗和社会活动颇有研究的瓮斋老人—李光庭。李光庭曾在他撰写的《乡言解颐》其中的一节就提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这是“年画”一词的最早出现。由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不同,各地关于“年画”的叫法也不同,比如有的叫“画片”、有的叫“画张”、有的叫“欢乐图”还有的叫“卫画”、“斗方”、“花纸”、“神符”等等。近代以来还出现过“改良年画”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一带印制的有关进步内容的年画,一般画面上有“改良年画”几个字。第二次出现是在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一般是在一些新内容的有题词的年画上有这几个字。
 
  二、年画的起源与演变
 
  唐、宋时期的版画多为宗教佛像绘刻类也是木刻版画的发展初期。目前,现存最早的是唐代的刻有明确时间的版画,即敦煌石室发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扉画。经卷保存首尾完整,卷末题刻“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普施”,经卷的第一页的画面上刻着“释迦佛给孤独园长老须菩提说法图”几个字。画面的人物服装褶皱很是精简,而且仪容仪态栩栩如生很是逼真,整幅画面十分精美。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很多带有刻图的、单张的雕版印刷品,一般都是佛教常用的发愿文类的东西,版面都是分为两部分的,上面部分刻着供养的佛像,下面部分就是刻印文字等。
 
  进入宋代之后,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迅速,木刻版画的范围、种类在不断扩大,根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中“印卖《尊胜目连经》和卷三”诸色杂卖中“时节即印施佛像”等描述,再结合宋代文献中市肆纸马铺出现的相关记载都不难看出这一点。以留存至今的实物印证,现存于列宁格勒博物馆的金代平阳刻印的《四美图》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木刻版画,其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雕绘技术也很精良。不但反映了当时雕版印刷术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更标志着我国木刻版画艺术己开始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自明代开始,我国雕版印刷术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印刷书籍的需求增大也带来插图版画数量的大幅度地增加,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镌刻工匠并开始形成不同的艺术派别。套印术的应用最初是朱、墨两个色,后来发展为五个色。把套版印刷与版画艺术结合起来,就形成彩色版画印刷术。它的印刷流程是先在一块版上涂上几种颜色,比如花朵涂红色,叶子涂绿色,树干涂棕色等等,然后盖上纸再刷印出来,明代的《花史》和程君房的《墨苑》就是这样印制出来的。后来工艺发展很快,逐渐成了分颜色和分版来套印了,就是先将画稿分开各种颜色,然后勾勒下来,每种颜色分别雕刻一版,再逐色按顺序套印,就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木刻画。短版、拱花技术在明代后期的发明成功更为版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将我国雕刻版画事业的发展推向高峰。清朝初期的版画承袭了明朝遗风,顺治、康熙时期,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大多比较注重由著名画家提供画稿底本,再由工艺名匠雕版印刷,因此,出了一批精品之作。不过入清之后,大趋势上并没有新的发展进步,而且在晚清时期,继石印、铜版印刷传入中国后慢慢衰落下去。
 
  除了版画技术发展的演变,我们还有必要从文化传衍的角度来认识年画。
 
  年画起源于雕版印刷之前,《战国策》一文中记载:“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礼记·丧服大记》中记有“君释菜,祝先入升堂。”汉代郑玄注曰:“释菜(采)者,祝为君礼门神也。”门神和灶神是最早出现的年画形式,起源于远古时期,其造型于汉朝时期基本确定。在隋唐以前的门神大多都是手绘的,后来由于木刻书籍的产生,木版年画也随之而产生了。尤其是在宋代时期,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当发达,开封城内出现了雕版印刷佛像的纸马店,木刻佛像取代了手绘画像。宋代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曾写道:“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以备除夜之用”。到了明代,木版年画这一行业发展的更加成熟了,朝廷官员刘若愚在他的著述《酌中志》中说道:“冬至后室内多挂《绵羊引子》画贴,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图》”。从绘画角度来看,年画可以说是市肆风俗画流变的支流其一。梁朝刘琰的《少年行乐图》可以说是年画之先声,后来到了唐朝、五代时期,画目种类就比较多了,有韩滉的《丰稔图》、周昉的《游春仕女图》、和李嵩的《观灯图》、易庆之的《元宵图》、徐熙的《牡丹图》以及苏汉臣的《婴儿对浴图》等这些风俗画在构图和用色上均达到了相当水平。尤其是《婴儿对浴图》,画面上的婴儿赤身穿着红兜肚,嬉戏在花草一旁,颜色鲜明,栩栩如生。
 
  对于中国绘画史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写实风格和写意风格的分派是在宋代出现的,很多画人物画的一些画家和文人慢慢摒弃了人物画和建筑画,因为此类画作带有一种“匠气”,这些画家和文人们把画作风格转移到能够表达内心世界和寄意抒情的山水画上来,形成了中国式的“文人画”。不过也有部分著名的画家仍然坚持创作人物画,比如:元代的王绎;明代的吴伟、唐寅、仇英、崔子忠、陈洪缓等人和清代的禹之鼎、上官周、罗聘、金农、华喦、改琦、任熊等人。不过这些画家大多都是画古装画和仕女图,画工笔肖像图的比较少,因为一般的肖像画都是“行乐图”和“喜神像”,所以画肖像的画家们一般是不被“正统派”画家们所认可的。这种绘画观念对唐代以后风俗画和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是故事画和风景画以及吉祥画等品种画作却得到了民间广大人民的喜爱,这些画作被很多木刻画工和刻绘行业的人大量的生产创作,以至于使明清交替时期的木版刻绘行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年画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一种迎新年祈丰收的民俗艺术类型,也是人们美化生活环境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及表达美好愿望的最普通一种艺术形式。年画的民俗文化内涵很是丰富,艺术魅力也独具鲜明,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